公务员做到什么级别,才可以称之为“官”?

所有公务员的干部履历表上填的身份都是“干部”。

什么级别的能成为“官员”,并不是全按级别来定的。“官”字两张口,上面有“帽”,也就是官员是用口来定权力,有职位,也就是官帽。

吏:是指低级官员,其实也是官员,但是他们没有官“用口”办事来的纯粹,工作中有很多是他们作为具体执行者的。

官最明显的特征其实是,官 管着 吏。

也就是日常工作主要用口来推进的,基本能称为官员,要是需要亲自上手、动手的、具体执行的,可以称为:吏。

古代有七品县令,九品芝麻官的说法,县令就是县委书记、县长,正处级,九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真党委书记、镇长,这都是官员。

一个单位,最重要的权力是人事权,次之是财权。一个主官,不能不懂财务,不懂人事的主官是做不了主官的。

公务员做到什么级别,才可以称之为“官”?

单位的正职,肯定是掌握着人事权和财权的,可以称为官员。

单位的副职,有人事权和财权的极大影响力,可以称为官员。

单位的中层,是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负责,落实上的指示,指挥下的工作。但是往往有时候中层也得亲自上手。

县长以上都是官员,大家都没异议,副县长也是官员,大家也没异议,毕竟管着县城的几十万人的各方面生活等。

镇长算不算官员,我觉得是算的,乡镇是最低一级的人民政府架构,镇党委书记、镇长对一个镇的发展影响很大。

县一级的各局局长也算官员,但是各局的中层属于没品级的,就是吏。

市局的处长们,跟镇长一个级别,算不算官员,这个就比较模糊,他们既是很明显的吏,又对县一级有着“官”的影响力。

同理省厅的处长们,部委的处长们,他们也一样在本单位的作用是吏,但是对下一级有着“官”的影响力。

至于虚职,巡视巡,四级调研员等,只要他们参与了单位的班子分工,他们就是“官”,因为他们管着“吏”。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虚职   级别   财权   县令   镇长   县长   中层   上手   处长   美文   异议   称之为   影响力   官员   公务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