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同窗,别有韵味的大学生活

母子同窗,别有韵味的大学生活


进入6月,在浙江师大的校院内,吕程洁、顾帅母子俩成为热点人物。人们围着他们合影,也与他们亲切交谈。母子俩互相激励共同完成学业的故事,一时在校园内外传播开来。

儿子上了大学,母亲不服输,毅然报考了儿子的学校

2014年9月,浙江上虞市的顾家接到了一份录取通知书,20岁的顾帅考入浙师大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这对做小生意的顾军标、吕程洁夫妇来说,真的是欢天喜地的大事情。尤其是对母亲吕程洁,更是欣喜异常,她当年因为家庭困难连高一都没能读完,大学梦成了她的白日梦断,也是她半生的遗憾。

很快,儿子顾帅去金华市读书了。吕程洁的内心却不免有几分寞落。特别是顾帅入学以后,经常打电话向她讲述读书的快乐,这让她的心变得更加不安宁,她担心将来有一天与儿子没有共同语言。

吕程洁,这位一向不甘服输的女性,开始思考人生的对策。


一年以后,2015年9月,吕程洁在网上查到儿子所在浙师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成人自考,她眼睛一亮,悄悄地报了名。到这时,做母亲的心轻松了好多,她与儿子是同学了,以后可有共同的话题了。她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帅帅,妈妈报考你们学校人文学院的自考班了……”顾帅愣了一下,马上说:“好哇,我会找人文学院的同学帮你,妈,你一定能成功!”

豪情固然很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实干。吕程洁参加自考面临的困难超出常人,她的时间很碎片化,抽不出完整的时间来。自己家里是开店的,时不时就会有生意,她的学习精力被时常打乱,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还有,年龄增长导致她记忆力下降,远离学校多年,早就丢失了学习的状态;亲人、朋友、邻居普遍地质疑,认为她简直是开玩笑,这么大的年纪了,即使大学毕业了又有什么用呢,这不是白搭工吗?

起初的学习,吕程洁虽是咬着牙坚持,但却同时也是跟头巴式地挣扎。

有一天,吕程洁再次打电话,请求儿子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妈妈的态度很着急,“儿子,妈妈怕坚持不下去……”面对妈妈的茫然,顾帅及时给予鼓励,他在电话中说:“妈妈,我说过你一定行的。你说过你小时学习那么好,还经常帮助老师批改作业的,你高中没有毕业,是因为家里困难,不然,你早就是大学生了。我背会的那么多唐诗,都是你教我的,妈,你没有问题。”儿子的鼓励让妈妈的信心重新确立起来,她继续向前赶路。
有一次,吕程洁复习现代汉语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她搜了百度、找了书本,也没有找到确切答案。她只好向儿子救救,一个电话电话打过来,顾帅马上去找人文学院的同学。结果,顾帅居然发现了惊喜的事情,同学做好了答案之后,他再转发给妈妈,妈妈那边已做好答案,结果妈妈找出同学答案中的三处错误。顾帅没有想到会这是这样,他对着话筒兴奋地大叫,“妈,你太厉害了。你把在校生都干败啦。”

文言文是妈妈的学习中的难中难,顾帅在完成自己的作业的同时,每日在校内跑来跑去,找同学,同学解决不了,他就找老师,一一为妈妈去解决难题。


母子同窗,别有韵味的大学生活


妈妈看到了儿子的辛苦,她实在不忍心,于是,白天工作了一天,难免挑灯夜打,卧室里,厨房里,墙壁上,到处都是书,还有标准答卷。只要得了空,眼睛就盯在上面。为背诵那些曲里拐弯的古代名篇,她的嘴唇都肿了起来,舌头也一阵阵地发麻。有一次,爸爸看着心里在难受,打电话刚给儿子,“你还是帮你妈一把吧……”刚说到这里,妈妈抢过电话,说:“帅帅,别听你爸的,妈妈会了,妈妈会了好多题,你先不用管我。”

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吕程洁背下了上百篇古文,再到后来,连平时说话时,都能自如地使用文言文了。顾帅看到妈妈地进步,兴奋得目光闪闪发亮,他自己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鸿雁往来两地书,母子的情感更加细腻了

顾帅虽然与妈妈成了同学,但由于妈妈是自学,并不在校园里,两人一个在上虞,一在金华,毕竟相隔二百多公里。母子之间有很多话,当面不知道怎么说,打电话也说不大清楚。
聪明的顾帅觉得自己和母亲应该有像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那般书信的交流,在信中多谈谈学习感悟,谈谈生活趣事,表达不同的人生观点。

这样,从2016年11月起,顾帅和母亲就开始了每周一次用手机互传家书的交流。起初,他给妈妈发去了这样一段话。
“我与您的交流就只限于‘昨晚几点睡’‘今早几点起’‘午饭吃什么’等衣食之谈,而您和父亲最近在想什么、在忙什么我一概不知,反之亦然。妈,我很想用写信的方式与妈妈多多交流。”妈妈见了这一条,简直是又惊又喜,她迅速回复道:“很怀念你上大学之前的时光,每周回家,你边吃饭边聊同学都有谁,哪个老师教什么课,这星期发生了什么事。那时多好,现在想想就甜,帅帅,妈妈愿意与你用手机通信。”

就这样,别具一格的通信开始了。

有一天,顾帅这样写来信,“妈妈:我近来是很开心的,在班级上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很努力、很优秀的一个同学,她叫赵丽灵。她很善良,为人也相当正直。她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她将来可能是我的研友……读书方面,似乎才找到了好办法,要多记笔记、多总结,不必过于追求读书速度。读书还应该在一段时间专心于一本书,以前我常常同时读很多书,多时甚至达七、八本,阅读线拖得很长,往往顾此忘彼,以后要改一改。读书如饮茶,当慢慢进行。与您共勉。上次您的来信被发出来后,微信后台收到很多留言,很多朋友夸您优秀,说我有一个好妈妈,这令我也十分高兴。金华天气转寒良多,想必上虞也如此,不知加衣了没有?爸爸的膝盖还怕冷吗?看书久坐易冷,我最近买了两个护膝,长期戴着,膝盖要保护好呀!“

妈妈收到这封信后,高兴极了。她没有想到,高大健壮的儿子原来内心如此细腻,平时不讲的知心话,一写出来就滔滔不绝。她笑了笑,这样回复道:“吾儿顾帅: 从你出生之日起,妈认为儿子是上苍送我的礼物。记得有一次,你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突然生病了,你知道妈妈会担心,忍住不哼哼,还劝慰‘没事,你好好休息’;知道我下班先要洗澡,会帮忙拿好换洗的衣服;长大点了,会帮我做能做的家务。我学习的动力,其实来自儿子你,也以你为学习榜样。因为你的努力,使妈妈有一种紧迫感,跟儿子差距越来越大,以后怎么跟儿子沟通?当然,还有一种想法是提高自己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嘛!明年四月打算考俩门——《文学概论》和《写作》。《写作》还没学,以后打算一举两得,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的题材给儿子写信。最后,还是啰嗦一下,别熬夜,这是最令爸妈担心的。家里一切都好,按部就班,生意上能做就做,不能做的也不强求。爸妈不在身边,要照顾好自己。好,先这样吧,下次再聊。“

写到这里,当妈的又觉言犹未尽。她接着写道“帅帅:11月的时候朋友圈有关于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一篇文章《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说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所谓“绝对”是指一己之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高智商、高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妈妈看了就颇有感触,就像文中讨论的,在中国,做个普通人实在太难,我们整个社会体系、教育体系不是均衡的网状结构,而是典型的金字塔,越往下机会越少,越往下资源越少。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削尖脑袋往上钻,必须让自己成为人上人。不是人上人就会是人下人,这种风险让每个人都不寒而栗。所以,只好没完没了地你追我赶,甚至不惜彼此践踏。所以,家长们从孩子很小时就灌输利己主义思想。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对没真才实学、只会溜须拍马的人都是深恶痛绝的,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俩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然后一个懂得营销自己,就算他的能力稍逊一筹,也可能胜出的,就好比产品做广告,不夸自己产品好,没法深入人心,就卖不出去,所以适当表现自己还是需要的,至少你得让人认可你呀。当然也不排除真有靠拍马屁、踩人肩膀上位的。

现在的学生怎么说呢,既单纯又不单纯,也有自己不努力,嫉妒别人取得成绩的,就像有次聊天,你说有同学说你某门功课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跟老师关系好,你不要在意这些话,妈知道,你真是自己学得好。

妈妈的意思就是管不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但管得了自己。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认真做事,能做的、能帮的都要继续,不要因为有不善良的人而违背自己善良的本性。不愉快的事没必要耿耿于怀,以后长长人生还是会遇到各种人和事,对于要背后插刀的人堤防点好了。你知道吗, 妈妈得意极了,我跟儿子没代沟,我们是经常交流的朋友,我与好多朋友好好地炫了一把…… “顾帅看了这封信,马上回复道:”谢谢妈妈提醒,钱教授的文章我看了,妈妈你心,我不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儿子。记忆中,您除了生活上的无微不至,对我的生活教育、社会化教育、信任教育也从未倦怠。父亲则教给我吃苦耐劳、诚恳踏实的品质,父亲的话不多,在我的家庭教育中更像是一种隐性课程的存在,难以言说,却影响巨大。正是您和父亲多年做出的努力,让我们的家充满了亲情和爱。曾忆小学时候,我同学希望能和我交换父母。那时觉不到这句话有何力量,只当儿戏,如今回想起来,方知其之重。 两年前,我上了大学,赴金华求学。大学不如料想中的清闲与舒适,反而忙之又忙,硬要说大学幸福,那也一定是忙中之乐了。“

通过家书传递的方式,顾帅既得到情感上的慰藉,也获得了学习上的动力,很多平常不好意思说出的感情话语,也能透过纸笔的力量传递给父母。很多事情已经他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但他还是愿意通过家书的形式告诉父母,让他们明白选择的原因。

妈妈吕程洁在字里行间看到儿子的成长,她特别欣慰。她以前总觉得儿子长不大,总是放心不下。现在通过家书传递,现在看到了儿子思维慢慢成熟。一向表达深沉的儿子,也会在信里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样感性的话,让她和太夫的心里都是暖暖的,感觉与儿子的情感比从前细腻多了。或者从前就是很细腻,只不过是没有发现而已。这都是写信的好处。


母子同窗,别有韵味的大学生活


母子同时毕业,儿子又飞起来:考上研究生

父母在老家经营着一家钢材店,父亲负责裁剪钢材、送货这些比较粗重的活,而母亲则负责接待,每当有客人上门,母亲只能先停下学习。为了帮妈妈提高学习效率,顾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帮妈妈去网上或是校内知网上搜索学习材料,并细心地划出重点。遇上专业问题,就帮妈妈去人文学院找“外援”。母亲的成绩在一点点上升。

三年过去了,吕程洁的记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现在也变得十分敏捷。她学习的动力来自儿子,以儿子为学习榜样,是儿子的努力,让她有一种紧迫感。


顾帅刚进入大学,就加入了浙师大新闻中心,很喜欢与文字打交道,经常把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与妈妈分享,这也间接促进了她专业的突飞猛进。而妈妈的文学和社会学概念,也同样影响了顾帅研究生的专业选择方向。顾帅的研究生专业是他的本科专业加上妈妈的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

吕程洁一边劳作一边复习,把专业课一门接一门地拿下。顾帅女朋友赵丽灵和吕程洁是一个学院的,专业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顾帅妈妈在写论文的时候,未来的儿媳妇就帮助了她。妈妈对《飘》比较感兴趣,并且决定写以此为题写毕业论文,赵丽灵就帮她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了相关论文,并在选题时提供了参考意见,最后论文的格式也是赵丽灵帮忙完成的。

经过近三年时间,妈妈完成了《文学概论》《写作》《现代汉语》等10多门学科的学习,并以高分通过学业考试,如今在毕业论文撰写的最后阶段。儿子现在已经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他信心满满地对妈妈说,“妈,我以后会继续考博。”吕程洁幸福地看了看儿子,说:“妈妈也准备继续朝教育学领域学习,进军本科段。”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蒋国俊致辞说:“今天是个值得庆贺和铭记的日子,很高兴见证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奔赴更为远大的前程。毕业了,祝贺你们!


此时此刻,与我们心情一样甚至更加激动的,还有谆谆教导你们的老师、辛勤服务你们的员工,还有含辛茹苦把你们养大、日夜盼望你们成才的父母。在现场,就有一对母子毕业生,他们是体育学院的顾帅和他的母亲、人文学院的吕程洁。春秋四载,他们坚持用家书相互勉励,共同迈向人生新高点。如今,顾帅成功考取我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吕程洁女士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我为她们母子点赞、打Call!” 那一刻,母子深情相抱,赢来全校师生热烈的目光。

现在的吕程洁完全变了一个人,古诗词、文言文张嘴就来,有了问题,就与儿子讨论,发现好书马上给向儿子推荐,浑身上下散发知识女性的味道。顾帅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同学,精神倍增,学业一天天做大做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母子   文言文   家书   同窗   美文   韵味   大学生活   学业   人文学院   儿子   父亲   父母   母亲   同学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