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机器人现在啥等级?今后该怎么玩?

关于纳米机器人的科幻电影已经有不少了,

那种变成衣服啊,汽车,巨型机器人什么的也太夸张了。


纳米机器人太小,想象成细沙都太夸大了,

把一个纳米机器人放在乒乓球上,

就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你会拿乒乓球去建一个城市吗,

不是不可以,而是原料尺寸太小,

费那劲干吗,乐高狂人吗?


目前最新的纳米项目是小鼠尾巴上打针治脑炎。

用细菌膜做外壳,包着磁性载药纳米机器人(简单说就是一个磁性开关罐头),

靠假装成坏蛋,勾引中性粒细胞吞下,

然后靠中性粒细胞带着自动往炎症处跑,

靠外部磁场罩住整个生物体所在区域,让罐头们保持关闭,

就留下目标的一小个区域没有磁场,

被中性细胞带到这个区域的罐头就打开,释放药物。


比起传统的打针吃药,

以前是靠循环系统把药用成分平均的带到身体各处,以量取胜

现在借用了中性粒细胞的搬运和外部磁场控制,

能让药用成分在指定区域里面释放出来,

药效高度集中、精准、不浪费。


至于项目里面说能通过磁场给纳米机器人导航,

说得磁场象无形的手一样抓着纳米机器人运动,纯属文字游戏。

只能说这个项目的场景比较巧妙,

大多数地方直接打针就行,就像局部麻醉,

但有些地方,比如脑子,要一针戳进去还是有点虚的。


不过这个项目最核心的部件,也就是那个磁性罐头,

目前只能控制它关和开,

但本质上这已经是简单的程序控制了,

要知道程序其实就是代表两个状态的0和1组成的,

今天可以搞一个磁场控制开关,

明天就可以通过wiff或4G,5G信号控制更复杂的程序。

后面就只需要模块化和工业化升级就能把这条科技树玩出花儿来。


先从简单的开始,设计好几个基础的纳米机器单元,

比如,动能类,轨道类,固定类,搬运类,记录类,通讯类、判断类,表达类等,

每个单元由最小几纳米单位,最大成千上万个纳米单位团成。

接着工厂就能将纳米基础材料组装成这些单位的控制核心,

通过编程,源源不断的组装出各种模块,

这些模块用轨道类、搬运类、固定类来做机器人的骨架,

记录类就像机器人的脑子,里面记录了自己的位置,要做的程序,

再通过通讯类、判断类、表达类、动能类来实现具体的动作和反应,

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纳米级的组合机器人吗?

之后就只要死命的干,

对这些基本单元不断进行升级和优化,

迟早能组装出拥有足够计算和运动能力的纳米机器人。


到时候有什么外伤就只要纳米修复液里面浸一下,

让纳米机器人给你来一场细胞壁级别的缝合手术,

保证不留疤,还能顺便给你美白,脱毛...


无论得感冒还是癌症到了医院里都是打一针,

让纳米机器人在你身体里上演一场《机器人大战病毒》、《机器人vs癌细胞》。


另外,

以纳米机器人的尺寸来看,

脑机接口的技术,最后也会在这支科技树上得到升华,

能够深入大脑和神经接触的传感器如果达到这个尺寸的量级,

后面的很多问题都会容易很多,

比如在视网膜那里放个图像啊,

在听神经那里播个语音啊...


至于那些梦幻的大玩意儿,

动画片超能特工队里面就表现的很拉风,

但那一个单位都能握在手里,

辣么大,拜托,肯定不能算纳米机器人了 orz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纳米   机器人   粒细胞   动能   磁场   罐头   美文   乒乓球   磁性   单元   尺寸   等级   区域   单位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