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六一”的回忆


过“六一”的回忆


昨日“六一”,本应和老太婆带两个外孙到江湾城免费儿童乐园,受女同事之邀过“六一”,看到小时候最羡慕年纪的人,满头白发、皱纹多多的同龄人一个个系上红领巾,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发抖音、发视频,不亦乐乎。

第一次参加集体过“六一”活动,除了照相的几个姿势和跳几曲舞外,又回归到麻将桌上。我只好沿农家乐的小路回家,城市附近山峦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个别果树林中夹种了玉米,还有点小麦……这景自然而然让我想起五十多年前的“六一”,那时学校放农忙假,学生回家帮父母收割麦子、栽秧、挖红薯、收苞谷……根本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由大人带到游乐园玩,吃的堆成山。女儿是80后,她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外孙是00后,她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我曾对童年的女儿说:我小时没你和你妈好,我连幼儿园都没上过,你们都是市机关幼儿园毕业的。我甚至没有过过一个儿童节,至少在我少年记忆中没有。1970年前我在达县南岳庙小学(今天通川区四完小)读书,那时是不过儿童节、元旦与国庆节的,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每天都要下田干活,即或是工人也要每天工作,我父母都是养护公路的工人,他们全年没有节假日,只有中秋节与春节等大的节日才能不用劳动。那年月谁给农民工人放假呢?他们自古自食其力,向大地讨食。

作为50后的父辈实在羡慕80后的孩子,我只记得父母给我过生日,煮一个鸡蛋,回家还得自己担水、劈柴、生火、煮饭……

每代人自有不同的童年和人生,每代人各有各自的幸福与苦难,人生就是在苦难中寻求突破,甚至与贫富无关,富裕的人生也有富裕的烦恼与苦难。

我的童年虽然事多,但没学习压力;虽然缺吃少穿,但生活趣味无穷。稻田、麦地、鱼塘、小鸟和野花都是我们生日与节日的礼物……想想女儿过儿童节和过生日,特别是外孙过儿童节和过生日,实在太奢侈了。他妈妈每年要为他花很多钱吧。从出生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他妈妈每年都要带他去照相馆拍照纪念,还特制了相册。

虽然小时候没学习压力、乐趣乐乐,但我还是不羡慕我的小时候。那个年代每到“六一”,不论多大的孩子都要放农忙假!记得七八岁时我每月的口粮只有十二斤,不全是大米,还有部分红薯或高粱折合成米,农村孩子回家忙农活,缺粮的我就会到麦地里捡麦穗,到红薯地里捡红薯根,回家洗净;农忙结束,还捡到不少,可以敞开肚子吃几顿。那时农民干一天活,值一角钱;父母干一天活累十多个小时才有一块多钱的收入。过个农忙假,全身晒得像锅底,除了短裤遮住的部分,其他部位全部都被太阳晒漆黑,而且皮还一层一层的脱!

小时候,不仅父母缺钱,而且食品店里的货架上空空如也。即或货架上的糖果盒放了一些糖果、点心,旁边贴着一张引人注目的标签“非卖品”!这,大概是为了装点门面,装点市容。令人看了,白咽一口口水。菜市场里的肉必须凭每月每人半斤供应票买,鸡鸭鱼全无。蔬菜也少得可怜,限量供应。可怕的年月幸而结束了,现在看到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食品,想起六十年代那些困难的日子,仿佛发生在很遥远的过去,却又仿佛在隔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这是时代的命运,无法苛求一致。每一代人要记得童年的幸福,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达县   外孙   红薯   儿童节   美文   苦难   幼儿园   童年   工人   羡慕   小时候   父母   农民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