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一种能力的孩子将永远读不好书

“人家写作文巴不得多写点,你倒好能少写点就少写点。”

“你怎么跟牛一样的,抽一鞭子,作业就做好点,一停下就又乱七八糟了,要人赶着你是不是?”

“你到底是在帮谁读书啊,一点自觉都没有······”

有没有很熟悉,是否有很多家长都曾说过类似的话语?

没有这一种能力的孩子将永远读不好书

说到自觉,肯定大家都不陌生吧!那什么才是自觉呢?

自觉就是指发自内心的有所认识,有所觉察而主动去做,是一种特别良好地行为习惯。

在现在的孩子当中,有一大部分人对学习是没有自觉意识的,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为谁读书?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要我学”的状态,是家长逼着赶着孩子在学。或许你会说:“他知道是为自己读书。”但是,那也只是表面知道,然后说给你听而已,他心里并不真正地有那层意识,他也不可能真的很自觉地去学习。而能真正做到自觉的,也就那么极小的一部分,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就儿童阶段来说,真正能做到自觉学习地没有几个。这不单单是孩子贪玩地天性,而是儿童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控制、规划和执行的能力。这不仅有其心理的因素,还有生理的原因。就人的自控力、规划以及执行力而言,它是由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控制的。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内额叶皮质区在整个青春期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也就是人的认知能力,自控力、规划以及执行力在青少年时期才会得到极大的完善和发展。

没有这一种能力的孩子将永远读不好书

所以,对于极小的儿童来说,具有良好的自觉能力,不仅不现实,而是根本有违人的心理发展。

那些看着孩子连续几天都做得很不错,相信孩子就已经有了自觉,并且还深信不疑的家长,十有八九是在自己骗自己。这种过于相信自己孩子会自觉的家长,极有可能收获孩子的极度不自觉,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会利用大人的信任做不自觉的事。当然,这跟孩子的品性好坏无关,这实在是由他们的年龄及生理特征决定的。

那么,孩子的自觉能力是否可以培养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孩子的自觉需要清晰的目标

孩子要对学习感兴趣,必须是建立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自己想要学习,也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对于还没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就要帮助其树立自己清晰的目标,最好是助孩子树立近期完全可以实现的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去把它变成现实,如此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没有这一种能力的孩子将永远读不好书

孩子的自觉可以利用习惯的力量。

当人的一个行为经过一定时间的待续性反复执行和不间断的强化后,他就会自觉地依据惯性的力量在某一时候做某一件事。比如:我们早上起床后都会很自觉的去刷牙洗脸,晚上睡觉前也会很自觉地去洗澡。孩子在很多行为上的不自觉,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或者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缺乏持续性的家长督促。

对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家长适当合理的检查和督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想要孩子养成自觉的习惯,还得对他们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以强化他们自觉的行为。

因为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才能产生自觉而明确的行为,否则他们只会茫然无措,不明所以。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回家后,立即开始写作业,就要把要求提得具体些,多少时间内做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能玩其它东西,不得看电视,也不能听音乐等等,只有把这些要求一一具体明确细化,他才会产生自觉的行为,再加上家长适当的督促和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就会促使他们的自觉能力慢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额叶   脑科学   能力   孩子   皮质   极小   美文   好书   生理   大脑   这不   自觉   意识   家长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