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文/@情感学院院长

全文共3811字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01

小年还没到,三个闺女就相约来到老太太家里大扫除了。

其实,空荡荡的老屋子里也没几件需要扫灰除尘的物件儿。老太太心里明白,闺女们是担心她不小心给摔着了——

去年小年,村里的李老太不就是在擦自家窗台上灰尘的时候,不小心被上面窜出来的老鼠给吓得跌倒在地上了嘛。

李老太在家里一躺就是两个月,两个儿媳妇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背地里却没少翻白眼,为此,李老太的两个儿子在家里也没少吃瘪。

估计是不想让老太太和娘家兄弟遭这种罪,自家的卫生还没搞,三个闺女就一齐跑到娘家来搞卫生了。


02

擦门抹窗,翻箱倒柜,闺女们从老太太卧室里翻腾出不少东西。

今年中秋的五仁月饼,前年十月一带来的豆奶粉,甚至还从层层被子里摸出来一小包化了的奶糖。

闺女们笑老太太是属老鼠的——天生爱藏东西。天下的老人大抵如此,岁数一大,生肖也就跟着变了,变得爱藏东西,变得爱絮叨嘴,变得总爱瞎操心。

忙活到太阳快要落山了,老屋子的角角落落也就都收拾干净了。

不得不说,闺女就是心细,旮旯缝道都照顾到不说,就连灶台上的那口锅也被她们揭下来戗掉厚厚一层黑黢黢的锅灰。

不光如此,在老太太不怎么留意的羊圈里,原先散落一地的羊屎蛋也被小闺女耐心地拢成一个和面盆大小的小山了。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03

送别时,老太太照例要把闺女们送到村口。

闺女们边推着车子边商量年后回娘家的日子,老太太装作听不见的样子,可她的耳朵却把闺女们的话听得一句不漏。

大闺女初二来不了,因为她也做姥姥了;二闺女初三来不了,因为小孩子的嬷嬷要回娘家,她得在家里张罗;三闺女家里亲戚少,空闲的日子自然比两个姐姐多,所以她一向不怎么发表意见,全听两位姐姐的安排。

村口到了,闺女们还是没有定下来确切的日子。看着老人还跟在后面,闺女们纷纷劝老太太“回去吧”,老太太这才收住了小脚。

直到闺女们消失在树行子里,老太太才发觉自己的右手已经举得有些发麻了——眼神儿果然大不如年轻那会儿了,以前可以望见半里地,如今几丈远的东西,再怎么瞪大眼也都不济事了。


04

回去的路上,老太太看到一群孩子在小卖部门口丢擦炮,如果不是身边有一群老伙计陪着,她真的认不出这都是谁家的孩子了。

也没瞅准是哪个孩子高声喊了句“老奶奶”,老太太只好含着笑冲着每个孩子都点点头,边点头还边往外念叨出“长得真俊”、“长得真白净”等谁都愿意听的好话。

刚从人堆里穿过去,老太太一晃神就想起要换零钱的事儿了。

过年了,家里势必要来不少的孩子,她这个做长辈的,自然是要备足压岁钱的。

今年要给出多少份压岁钱,老太太早就在心里盘算过了。去年是九份,今年是十份——大闺女家新添了一个大白胖小子,年后保准要抱来让她这个老姥姥好生瞧瞧。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05

除夕那天,午饭后两个儿子送来了对子纸。在调浆糊时,大儿子说要把去年的对子纸给撕掉,老太太执意不肯。

大儿子拧着头皮不说话,他还是小时候的脾气,认准的事一旦受了阻,脸上就不怎么好看了。

老太太也瞧明白了这一点,她心里有些后悔拂大儿子的意了,怎么说他都是应爷爷的人了。

对子纸和门神被牢牢地黏在门板上后,两个儿子就相伴去林上给过世的父亲烧纸了。

又一年了,老头子在地下又长一岁了。

看着堂屋供桌上供着的弥勒像,老太太又一阵懊悔起当年没舍得给老头子捏一张影这件事——留张相片,好歹是个念想。

临合黑儿,儿子差孙子送来了几封果子和一提包裹着塑料袋的苹果。老太太刚要和孩子说几句体己话,那孩子就兔子似的撒腿跑开了,估计是着急回家吃团圆饭。

去吧,反正她也吃不下那些油腻的东西。早些年,老太太爱喝羊汤、爱吃藕合,可自打跨过七十三岁的门坎,她的牙齿就商量好了似的一齐掉下来了,牙齿一掉,胃口也跟着消减了下去。


06

一碗红芋疙瘩汤,一碟淋着香油的腌萝卜,再加一个填着红枣的豆包子,这是老太太一个人的年夜饭。

豆包子她得小心着吃,大闺女说过,豆包子里有枣核,一大口吞下去很容易卡住嗓子眼儿。

一提到卡嗓子眼儿,老太太就想起二闺女小时候吃鱼被鱼刺卡住的情景。

看着二闺女猫似的探着脖子往外吐,当时她就吓傻了眼,幸好老头子使劲拍击闺女的后背,那根小拇指长的鱼刺才随着一口痰血咳了出来。

老头子啊老头子,你去地下逍遥去了,我可遭了罪。老太太想埋怨老头子两句,可话还没出口,就被弥勒佛的笑脸和甜腻腻的豆包子给堵回去了。

外面响起一阵耀眼的烟花,不知怎么的,老太太的喉咙里竟一阵难受,不知道是萝卜腌过了头还是眼里的泪水涌进了嗓子眼儿里。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07

年轻人爱守夜,老人可没这个劲头儿了。

像往常一样,在昏暗的厨屋里洗干净碗、刷干净锅,给圈里的羊添了半盆子饲料后,老太太就熄灯睡下了。

平日里,老太太和架上的公鸡起得一样早;初一这天,她起得就更早了。

村子里的鞭炮从合黑到天明都不住歇,老太太本身就睡得浅,鞭炮一蹬,她就甭想睡着了。

床头木箱子上的闹钟指针已经指向“3”了,老太太也觉得应该起床了。趁着拜年的队伍还没来,她得赶紧烧几壶热茶。

小儿子帮着点着了一小盘“大地红”,就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半簰儿饺子下了锅。

老太太这边刚喝完饺子,第一拨拜年的队伍就拥进家门来了。


08

堂屋里乌泱泱的人堆里,除了几个经常照面的妇女和男劳力外,其他年轻人都面生得很,老太太不敢乱认,只得连连用“过年好”来应付。

看着人头攒动的人群,老太太忙不迭地让座儿、分瓜子、倒热茶,捧出去的茶杯,有被接住的,也有被原样放回八仙桌上的。喧喧闹闹中,一会儿地上就散落出一大片鸡舌头似的瓜子壳。

墙外传来另一拨人群的声音时,堂屋里的这伙儿人就纷纷往门外走了,老太太知道,他们要去另一户老人家里拜年了。

拜年的人群如飞蝗般一拨拨拥来,叽叽喳喳的问候声如雨点般儿迎面扑来,老人一遍遍地应付着,一遍遍地往人堆里让着热茶,一遍遍地在心里猜测着几个面生的后生的来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老太太嘴里的唾沫都耗干了,壶里的热茶也见底了,院子里才重归平静。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09

空气中残留着的烟味和土地上零零散散的烟头和瓜子壳告诉老太太,刚才不是一场梦,而是一年一度的拜年活动。

老太太边念叨着“过年喽”边踱进了厨屋,她要赶紧再泼几壶热茶。至于地上的那些恼人的烟头儿和瓜子壳,姑且留到午饭后吧。

初一这天,上午不能扫地,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说来也是奇怪,上礼拜吃的什么饭都记不清了,可几十年前的老传统却牢牢地记挂在她的心头。

午饭后,老太太在床上稍微眯瞪了一会儿,下午她踩着鞭炮声在村子里逛了逛。太阳沉下去了,她也就拄着拐杖、披着暮色回家了。

又是一顿饺子,又是洗碗刷锅。饮过羊后,老太太就盖着厚厚的棉被睡下了。


10

年后,闺女们相约来看望老太太了。

老太太做梦都没有想到,从前自己还是跟在父母后头走亲戚的小姑娘,如今却已经老到不需要再去看望别人了——长辈们都已经作古,岁月无情地把她抬上了最高的辈分。

人的辈分一大,在过年时节就倍受重视。想当年,她连吃饭的八仙桌子都偎不上边儿;现在,八仙桌子上最尊贵的位置却留给了她这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

女婿们把鸡身上最软和的一块肉夹了过来,孩子们接连站起来敬她酒,她手里的筷子不小心抖在地上,一桌子的人都忙着钻进桌子底下帮她捡——要是放到小时候,她非得挨骂不可!

老太太发觉自己真的老了,老到还没夹两口菜,肚皮就已然不饿了。

人一老,不仅胃浅了,就连舌头也不灵了,原先那么好喝的羊汤,她现在喝着觉得没什么味儿——一桌子的人都说喝着正好,可她却觉得碗里的羊肉味同嚼蜡。

尽管闺女们嚷嚷着多吃盐多吃味精对身体不好,可老太太还是不听劝地往自己碗里添了一勺味精和一大勺盐粒子。

酒足饭饱,桌子上的男劳力们就红着脸说起大话来了。

老太太一听就乐了,这些大话,家里的老头子在世的时候不仅讲过,而且嘴里的酒气更大,拿着筷子的手臂挥舞得更猛烈,有次还戳进了对面客人的鼻孔里。

大话听厌了,老太太想去厨屋里瞧一瞧。这边她刚扶着拐棍站起来,一桌子的人立马就歇住了嘴,直到她离开堂屋,男劳力们才把抬起的屁股重新落回凳子。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11

老太太缓缓地踱进了厨屋里,那里,闺女和儿媳妇正挤在案板桌子旁吃饭,那样子像极了几十年前的自己。

妇女们看见老太太走进来,纷纷放下了手里的碗筷,这个提醒她“留神脚下”,那个叮嘱她“小心绊倒”。

看着老太太稳稳地坐到灶台边的木凳子上了,妇女们才重新拿起碗筷、才继续嚼动嘴里还没咽下去的蒸馍。

老太太想在厨屋里搭把手,可她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闺女们脸上佯装出来的怒色给摁住了。

既然不能帮着洗碗,老太太就索性帮着往灶膛里添根劈柴,这也算是她力所能及的事了。

厨屋里锅碗瓢盆“叮叮当当”了个把小时,碗筷收拾妥当了,孩子们也开始吵着要回家了。

在一阵推搡中,老太太退回去了该退的礼;又在一阵推搡中,老太太将早就备好的压岁钱塞到了孩子的衣兜子里。

太阳已经显出颓势了,尽管闺女们还不想走,可女婿和外孙实在待不住了。

虽然早就明白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大道理,可临到送别时,老太太的眼角里还是忍不住流下热泪来。

送到了村口,闺女们又一遍遍地催老太太快点儿回去,可老太太依旧倔强地站着。她想再望一眼孩子,想再送一送闺女,下一次见面还指不定是什么时候呢。


12

记不得在路口站了多久了,也记不得到底是怎么回到庭院里的了。

环顾四周,圈里的羊兀自嚼着干玉米粒子,柴火垛里的老草鸡正咕咕叫个不停,铁条上挂着的那条旧毛巾在风中飘荡得像个鬼魂。

望了一眼窗台下堆着的空酒瓶子,再望望供桌上那尊整日里挂着笑脸的弥勒佛,老太太又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看着让人心疼)一位山东农村老太太的过年纪实

——end——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老太太   堂屋   豆包   对子   热茶   闺女   山东   老太   老头子   娘家   美文   遍地   屋里   纪实   桌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