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假冒伪劣的故事

张三和媳妇经营者一家馒头店叫做“张三馒头店”,勤勤恳恳,诚实守信。因为馒头做的好吃,价格也不贵,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不仅在村里,在隔壁好几个村都很有名,东湖村和西原村的村民们纷纷前来买馒头。张三的生意很好,这让东湖村的李四心理不是滋味。为什么呢?因为李四和媳妇也是开馒头店的,他的店铺叫做“李四馒头店”,但是,他的馒头店就没有张三的生意好。

一个关于假冒伪劣的故事

馒头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也让自己像张三那样做成知名馒头店,李四找来自己的好基友、上过几年学的王五一起商量。

核心意思是这样的:张三的馒头好吃又不贵,从口感和价格上,李四的馒头都没有优势。怎么办呢?降价。怎么降价呢?经过核算,发现按照现在的做法,即使按本钱卖,也比张三地要贵。于是,必须采取一些方法,主要包括2方面。第一,采购村里囤积的陈年麦子,甚至可以收购老百姓储存不当造成的发霉麦子,磨成粉做馒头。第二,去县里面买一种叫做“胖胖粉”的玩意,加在馒头里,让馒头看起来更大,或者说,让看起来同样大小的馒头,用的面粉少。。。如此一来,成本就低了,即使卖比张三便宜的价格,也有的赚。

一个关于假冒伪劣的故事

成本收益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从了王五的建议,李四的馒头升级换代了,变成了新的模样。刚开始,村民们还比较积极,馒头销量一度上升了不少,可是慢慢地,销量又下来了,大家似乎又去买张三的馒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四没招了,又找来王五商量。

于是,李四的新馒头,配上了新店名“张三的馒头铺”。如果有人来买馒头时问:这是张三做的馒头吗?李四会说:当然,看看我们的店名!

一个关于假冒伪劣的故事

真假张三馒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果然,李四的馒头销量上涨,他又凭借着价格优势赚了很多钱。

时间一天一天过,他们一天天长大。由于本身面粉和使用了“胖胖粉”的原因,有些人吃了馒头不舒服了。终于,有一对老两口因为吃馒头拉肚子住进了卫生院,官府前来调查,说是吃了“张三的馒头铺”的馒头造成的。于是,官府带走了李四,也传唤了张三。只见张三来到官府大堂,一脸懵逼地说,青天大老爷,我招谁惹谁了?

故事到此结束。


关于这个故事,大家看懂了吗?没看懂没关系,让我们来恢复他们的真实身份。

张三的馒头:一种治皮肤病的药A

张三的馒头确实好吃:药品配方里用了中药,对符合病证的人效果不错

李四也卖馒头:另一个治同样皮肤病的药B

张三的馒头生意做得比李四的好:A药的临床效果和口碑比B药好

李四改用陈麦子的面粉,加了胖胖粉:B药使用了劣质原料,加了激素

李四的馒头销量上去了:B药效果提升了

老百姓的思维习惯:大家似乎还是觉得中药好

李四将馒头店改名为“张三的馒头铺”:B药宣称自己是草本精华,更名为××本草膏,××神农膏

李四馒头卖的不错:B药欺骗了人民群众的眼睛,大家纷纷购买

老两口拉肚子:终于有人用了B药出现了不良反应

李四被官府带走:罪有应得

王五:喜欢投机取巧的坏人

张三也被官府传唤:中药本身被有意或无意地牵连中伤

青天大老爷们,是踏实做馒头的张三有错,还是偷工换料、冒名顶替的李四有错?是认认真真遵循中医药理论治病救人的中药有罪,还是昧着良心疯狂添加、胡乱起名牵扯中药的非法生产者有罪?!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张三是受害者,中药也是受害者。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东湖   老两口   店名   官府   假冒伪劣   销量   麦子   皮肤病   青天   面粉   馒头   隔壁   中药   好吃   思维   生意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