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刻录盘的知识,聪典为你整理了相关内容

刻录盘就是通过刻录机把数据刻录在光盘上的一种数据载体,可以存放的数据可以是声音,视频,程序等等。可分为一次刻录盘、可擦写刻录盘。

聪典刻录盘的种类有:

1.从刻录后能否擦除角度可分为两类:一次刻录盘(cd-r,dvd+R,dvd-R等)和可擦写刻录盘(cd-rw,DVD-rw,DVD+rw等)

2.从容量角度划分为CD-R(700MB)、DVD-R(4.7GB)、DVD+R DL(8.4G)等。

工作原理

CD-R以及DVD-R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在空白盘片上烧出很小的凹坑(Pit),这样的高低不平就代表了数字“0”和“1”。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盘片上就必须涂一层特殊的染料。刻录盘都是使用有机染料作为记录层的主要材料,而不同的染料反映在盘片上就是不同的颜色。市场上常见主要有金盘、绿盘和蓝盘等,它们的数据刻录和读取原理都是一样的。

刻录原理

在物理上,DVD+R DL盘片单层刻录机构和单层DVD+R盘片非常相似,这是因为两层间的55微米已远大于激光束的聚焦点大小或者轨道间距离。激光束的中心会聚焦在可刻录盘片的轨道上。但激光功率在一个短周期内增加时,染色记录材料会吸收激光能力从而改变它的化学结构或者颜色。这些经过刻录的凹槽构成了和DVD-ROM(只读光盘)相应的凹点。DVD播放器和DVD-ROM驱动器象检测只读光盘的凹点一样只检测这些标记,而不读取可刻录盘片的凹槽 。

可刻录盘片的轨道在长期内有轻微的不稳定性。读取头也会检测轨道的不稳定性和控制盘片的旋转速度。Wobble信号经过一些盘片信息的调制,包含一种称为ADIP(预置凹槽地址)的位置物理地址信息。ADIP信息也包含了盘片是单层或者双层,和光头正读取哪一层。

在逻辑上,DVD+R DL版本1.0只定义寻轨方式(OTP)。第一层上螺旋形轨道是向外的,但第二层上是相反的或者是向里的。刻录会从距离第一层最里圈直径24毫米的数据区开始。当刻录进行到距离最外圈直径58毫米的数据区时会跳跃到第二层从外圈继续刻录。如果刻录停止在距离最里圈24毫米之前,Lead-out区域会在结束过程中创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刻录盘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联系聪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盘片   激光束   外圈   凹槽   不稳定性   单层   染料   直径   刻录   轨道   激光   光盘   距离   知识   数据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