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原理 你知道吗?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动脉有创监测是麻醉医生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大手术、老年患者、既往高血压、危重、急诊患者、长时手术等等都需要进行动脉穿刺,进行实时的动脉压监测及便于抽血行血气分析。常常选择的穿刺置管的部位就是桡动脉,当然,可选的还有尺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必要时股动脉也得上。说白了就是体表能摸到动脉搏动的部位。桡动脉的穿刺点一般选择左手第二掌横纹动脉搏动处或桡骨茎突近端1cm处。这个位置与“关”或“尺”重合。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穿刺后置入20G留置针,并接上压力传感器之后,得到的波形是这样的(监护仪上的红色波形,右边的数字就是有创血压)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那从这样的波形,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1、 实时动脉血压。一般是三秒读一次数,这样就可以迅速得知患者的血压实时变化。以便麻醉医生及时调整患者术中生命征。

2、 从波形的频率,我们得到脉率。在无房颤的情况下,脉率与心率相同。

3、 从波形的节律,我们可以得到患者心脏节律,判断一些心律失常。

4、 从波形的斜率,可以了解患者大动脉壁弹性。

5、 从波形的切迹,可以了解心脏瓣膜开关情况。6、 连接上更高级精密的设备,还可以得到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患者的心排量,每搏输出量,每搏变异指数,了解患者血容量是否充足,心泵功能是否良好。下面这机器就是监测心排量的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看到这,可能你已经知道,从桡动脉的监测来说,这样的监测手段比用手触摸的方式诊脉精确不知高出多少倍。也能知道,对于桡动脉的监测,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关于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指标。

其实吧,徒手诊脉能得到是也就是”频率”“节律”“脉压”这三项。我想应该没有一只手能判断出每搏变异,至于心排量、心指数就更加复杂了。

至于中医说脉象的“沉浮”“虚实”“正邪”,以及针对诊脉能判断其他器官的原理。这,我真不懂。但是现代中医学已经有开始用脉象仪(就是无创或有创动脉监测)来对中医的诊脉进行联系并解释了。比如:滑脉,平弦脉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中医的“把脉”是什么原理?

当然,我们从”频率”“节律”“脉压”这三个指标,我们还是得到一部分病人的信息的。结合病人对自身症状的描述,医生的望、触、扣、听。对诊断一般性的疾病,绰绰有余了。

中医理论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有很强的经验总结性,但是不免有掺水的成分,我觉得不应神话中医,也不应黑中医,中医解释不清的地方,尝试从现代医学解释,用科学的方式去研究,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医把脉原理 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脉压   桡动脉   中医   原理   脉象   节律   波形   排量   动脉   实时   血压   部位   频率   患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