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香椿比蛇还厉害?靠谱吗?

在农村,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老话: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

意思即:宁愿让蛇进家门,也不能让香椿长得太高,直至高过房顶。

长得超过房顶的香椿真的比蛇还厉害吗?靠谱吗?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香椿比蛇还厉害?靠谱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人们为什么不怕有蛇进家门

小时候,家里老房子的房梁上,墙角边,柜子中,特别是灶炕下,经常会出现一些不速之客:蛇。

每次看见它们,我都会操起镰刀,欲除之而后快;而这时候,爷爷奶奶总会义正言辞地阻止道:

“且慢!千万别打,这是家蛇,是土地爷爷,不信,看看它们的尾巴是不是秃的,土地爷爷怕人认错,才故意变秃的。”

还别说,经过我反复确认:这些所谓的“家蛇”还真是秃尾巴(野蛇是尖尾巴),于是,我便天真地相信了爷爷奶奶共同编撰的谎言。

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家蛇”之所以秃尾巴,是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房屋中,尾巴退化的缘故(蛇尾巴是蛇在快速游动时,用来平衡身体的,尾巴越尖,平衡性越好;家蛇长期混迹于房屋内,就那么大点地方,根本不需要快速游动,故尾巴便不需要那么坚挺了,久而久之也就退化了)。

所以:蛇就是蛇,哪有什么家野之分;至于蛇为什么会成为农村(特别是北方)老宅内的常客,我觉得主要还是温度的原因:

屋子内的温度,特别是灶炕,要比外面高很多,蛇是冷血动物,需要时刻补充体温,故才会不请自到来居民家中做客。

其实无论是野蛇也好,进了屋的“家蛇”也罢,它们胆子都挺小,除非是自身感受到了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相反为了不“惹祸上身”,蛇类碰到人类往往都会躲得远远的,唯恐避之而不及。

故而才会有:不怕蛇进家门之说。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香椿比蛇还厉害?靠谱吗?

再来看:人们为什么就怕香椿高过房

为什么被列为五毒之一的蛇进家门我们都不怕,却偏偏害怕香椿高过房呢?

要知道香椿的“儿子”香椿头可是难得的美味,上市之初能卖到100元一斤,甚至还要更贵,俗语说:香椿头炒鸡蛋,尝完三天不思饭——

由此可见,香椿一家人的魅力有多大。

既然香椿的“儿子”香椿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那么,我们为何要怕它高过房?

哎!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啊——

相传唐朝中期皇亲贵族们特别喜爱吃香椿头,且必须是云南的香椿头(据说云南的香椿头有股特殊的甜香味,比其它地方的好吃很多)。

为此,每年二月底(香椿头二月底上市,四月末退市;二月底香椿头初上市,最嫩,味道最好)都会有大量的香椿头从云南运往长安(长安距云南1500多公里,为了保持香椿头的鲜嫩度,运输车队一路都会带有大量冰块,随时对其冷藏保鲜;可谓劳民伤财也!)。

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香椿头,保证京城的供应量,以博得京城人,特别是皇帝的欢心,云南的知府还特意制定下了一条“香椿头游戏规则”:

香椿头可抵苛捐杂税,凡缴纳500斤以上的香椿头者,则当年的所有税务皆可免除也!

于是,云南的老百姓们一到二月底,就开始疯狂抢采摘香椿头。很快,低矮香椿树的香椿头便被洗劫而空,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香椿头,人们又将目光锁定在那些高大的香椿树上。

然而,想要获得高大香椿树上的香椿头,便不得不爬到树上去采摘。要知道香椿树的树枝很脆,受不住分量,不要说人,即使是一只猫站上去,有时也会致断身亡。因此,每次遇到香椿头上市的季节,都会摔死很多人。

但,为了能够免除一年的苛捐杂税,云南的老百姓们却是“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

云南当地有个姓元的书生亲眼看到60岁的老父亲为了采到高过房顶的香椿头,而不幸摔死后,当即便哭天呛地的悲鸣道: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啊!”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便就是这么来的。

注:香椿树枝条脆嫩,容易折断,出于安全考虑,人们总将香椿树的高度控制在手及范围内,一般不会超过一人高。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香椿比蛇还厉害?靠谱吗?

总结:其实香椿树本身并没有多少危险,而是人们给它加上去了“很多,很大的危险”。说白了就是人家香椿头好好地长在那,根本就没让人类对他们的“儿子”图摸不轨,而人类非要“铤而走险”,结果便只能“人财两空”了。最后,吃一堑长一智的人类,便总结出了一套以儆效尤的所谓经验:

不怕有蛇进家门,就怕香椿高过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香椿   家门   苛捐杂税   都会   京城   长安   云南   房顶   树枝   树上   高大   尾巴   老百姓   厉害   儿子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