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六(伤寒热病 2)

【和解】

〔草部〕

柴胡,少阳寒热诸证。伤寒余热,同甘草,煎服。

半夏、黄芩、芍药、牡丹、贝母、甘草,并主寒热。

白术、葳蕤、白薇、白藓皮、防风、防己,并主风温、风湿。泽泻、秦艽、海金沙、木通、海藻,并主湿热。

黄连、大青、黄药、白药、荠苨、船底苔、陟厘,并主天行热毒狂烦。

知母、玄参、连轺、天门冬、麦门冬、栝蒌根,并主热病烦渴。

前胡、恶实、射干、桔梗,并主痰热咽痛。

蕙草、白头翁,热痢。

五味子,咳嗽。

苦参,热病狂邪,不避水火,蜜丸服。

龙胆草,伤寒发狂,末服二钱。

青黛,阳毒发斑,及天行头痛寒热,水研服。

地黄,温毒发斑,熬黑膏服。同薄荷汁服,主热瘴昏迷。

青葙苗,捣汁服,大治温疠。

蘘荷,温病初得,头痛壮热,捣汁服。

芦根,伤寒内热,时疾烦闷,煮汁服。

葎草,汗后虚热,杵汁服。

蛇莓,伤寒大热,杵汁服。

番木鳖,热病,磨汁服。

虎杖,时疫流毒攻手足,肿痛欲断,煮汁,渍之。

含水藤,天行时气烦渴。

〔谷部〕

黑大豆,疫疠发肿,炒熟,同甘草煎服。

豆豉,伤寒头痛,寒热瘴气,及汗后不解,身热懊侬,同栀子煎服。余毒攻手足,煎酒服。暴痢,同薤白煎服。

赤小豆,除湿热。

薏苡仁,风湿痛。

粳米,烦热。

饧,建中。

麻子,脾约秘结。

〔菜部〕

百合,百合病。

葱白,少阴下利。

干姜,痞湿及下利。

茄子,温疾。

甜菜汁,解时行壮热。

生瓜菜汁,解阳毒,壮热头痛。

〔果部〕

大枣,和营卫。

杏仁,利肺气。

桃仁,行血。

乌梅,烦渴及蛔厥。

橘皮,呕哕痰气。

槟榔,伤寒,痞满结胸,末服。

马槟榔,伤寒热病,每嚼数枚水吞。

梨汁,热毒烦渴。

木皮,伤寒温病,同甘草、秫米、锅煤,服。

芰实,伤寒积热。

吴茱萸,厥阴头痛,多涎。

蜀椒,阴毒时气及蛔厥。

盐麸子,天行寒热。

〔木部〕

栀子,烦热懊侬。

黄檗,热毒下利及吐血。

厚朴,满痞头痛。

枳壳,痞满。

枳实,满实。

竹叶,烦热。

竹茹,温气寒热。

秦皮,热痢。

梓白皮,时行温病,壮热发黄,煎服。

桐木皮,伤寒发狂,煎服,取吐下。

榉木皮,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

柳叶,天行热病。

楝实,温疾伤寒,大热烦狂。

李根白皮,奔豚。

茯苓,行湿利小便。

猪苓,热渴水逆,小便不利。


〔水土〕

腊雪,解伤寒时气,温疾大热。

冬霜,解伤寒内热。

夏冰,阳毒热盛,置于膻中。

凉水,阳毒,浸青布,贴胸中。

蚯蚓粪,谵语狂乱,凉水服。

蜣螂转丸,时气烦热,绞汁服。

梁上尘、釜底墨,并主阳毒发狂、斑。

〔金石〕

黑铅,伤寒毒气。

铅丹,火劫惊邪。

古文钱,时气欲死,煮汁,入麝香服,取吐或下。

铁粉,阳毒发狂,同龙胆草,磨刀水服。

铁铧,小儿百日伤寒壮热,烧赤,淬水服.

石膏,伤寒头痛如裂,壮热如火,解肌发汗,阳明潮热大渴.同黄连煎服,治伤寒发狂。

滑石,解利四时一切伤寒,同甘草末服。

凝水石时气热盛。

雄黄,伤寒咳逆,煎酒服;烧烟,熏狐惑。

食盐,伤寒寒热。

赤石脂、禹余粮,少阴下利。

石蟹,天时热疾。

〔鳞介〕

龙骨,火劫惊邪。下利不止。

鳖甲,阴毒。

玳瑁,热结狂言,磨水服。

牡蛎,伤寒寒热,及自汗水结。

海蛤,伤寒血结,同芒硝、滑石、甘草服。

文蛤,伤寒大汗,烦热口渴,末服。

贝子,伤寒狂热。

〔禽部〕

鸡子,伤寒发斑下痢。生吞一枚,治伤寒发狂烦躁。打破煮浑,入浆啜之,治天行不解。井中浸冷,吞七枚,治妊娠时疾,安胎。

〔兽部〕

猪胆,少阳证热渴,又导大便不通。

猪膏,伤寒时气,温水服一弹丸 ,日三。

猪肤,少阴咽痛。

犀角,伤寒热毒,发狂发斑,吐血下血。

牛黄,天行热病。

羚羊角,伤寒,热在肌肤。

牛角,时气寒热头痛。

阿胶,热毒下痢。

〔人部〕

(选自《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本草纲目   热病   伤寒   乌梅   时气   时行   寒热   滑石   阴毒   内热   栀子   黄连   湿热   甘草   头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