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磐石枝柯状,明润红玉中多孔——《本草纲目》收载的珊瑚

珊瑚

《唐本草》
【释名】钵摆娑福罗《梵书》。
【集解】恭曰:珊瑚生南海,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
颂曰:今广州亦有,云生海底作枝柯状,明润如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更难得,采无时。谨按《海中经》云:取珊瑚,先作铁网沉水底,珊瑚贯中而生,岁高三二尺,有枝无叶,因绞网出之,皆摧折在网中,故难得完好者。不知今之取者,果尔否?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条,云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夜有光景。晋石崇家有珊瑚高六、七尺。今并不闻有此高大者。
宗奭曰:珊瑚有红油色者,细纵纹可爱。有如铅丹色者,无纵纹,为下品。入药用红油色者。波斯国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取之。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变赤,枝干交错,高三、四尺。人没水以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失时不取则腐蠹。


初生磐石枝柯状,明润红玉中多孔——《本草纲目》收载的珊瑚

珊瑚


时珍曰: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软,见风日则曲而硬,变红色者为上,汉赵佗谓之火树是也。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谓碧者为青琅玕,俱可作珠。

许慎《说文》云:珊瑚色赤,或生于海,或生于山。
据此说,则生于海者为珊瑚,生于山者为琅玕,尤可征矣。互见琅玕下。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鼻衄。《唐本》。
明目镇心,止惊痫(大明)。

点眼,去飞丝(时珍)。

【发明】 珣曰:珊瑚主治与金相似。
宗奭曰:今人用为点眼箸,治目翳。
藏器曰:珊瑚刺之汁流如血,以金投之为丸,名金浆,以玉投之,为玉髓,久服长生。
【附方】旧一。小儿麸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珊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钱相公《箧中方》。


选自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原文,无删节,版本为《本草纲目》江西本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红玉   磐石   本草纲目   枝柯   南越   李时珍   金相   珊瑚   铅丹   本草   火树   大明   波斯   多孔   水底   海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