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家庭中一般保存

中药材的家庭储存

一般家庭在贮存中药时,要将中药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当季节改变、温度升高后,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防止药物出现脂化改变,如生地黄,在温度升高时可能改为沙藏。


对于易发生气味散失的中药,要将其密封起来,并保存在阴凉处,尽量避免此类药物被阳光暴晒,还可将此类药物密封后放在冰箱中保存。


代煎中药如何保存


在室温25℃的情况下,常规代煎汤药保存不宜超过7天,在冰箱0℃~5℃冷藏情况下,一般代煎汤药不宜超过14天,而且在盛夏季节保存时间要相应缩短。


不同成分汤药在同样条件下,变质的程度和时间也不同。若药液含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者是熟地、黄精、红枣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保存时间会缩短,更容易变质。


因此,慢性病患者服用汤药不要贪图方便,一次煎煮过多。若发现药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则属变质,不可服用。代煎汤药从冰箱取出后建议加热煮沸后再服用。


滋补药材的保存方法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喜欢购买一些滋补中药放在家中储藏,用来煲汤、做药膳,调补全家人的身体。那么常见滋补药材的保存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人参 人参分为红参和白参两种,红参不易发生虫蛀,但容易受潮,因此在保存时要保持红参干燥,并要按时晾晒,采用白纸包裹,装于木盒或瓷瓶中储存。白参则容易出现霉变、蛀虫、变色等改变,因此要多进行晾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在雨季时可将其放入冰箱中冷藏。


鹿茸 很容易受潮、发霉、破裂,因此在鹿茸干燥后要采用细布将其包裹好,放在木盒内,在鹿茸周围防止小纸片,防止其受潮、破裂、发霉。鹿茸粉则要放置在瓷瓶中保存,防止其出现受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生地黄   中药   红参   瓷瓶   汤药   药液   鹿茸   人参   药材   包裹   干燥   冰箱   温度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