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最近深圳雨水可真不少,每当雨后,在马路边、灌木丛下都可以发现,不少小动物活动的踪迹。其中,一种“大蜗牛”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大蜗牛究竟有多大?来看看对比,快赶上成年人的巴掌大了。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胆子小的可能对它们敬而远之,然而有些胆大的网友,甚至说出了“想吃”二字。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能吃 ,最好也别碰。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近日,深圳疾控发布最新提醒,这种蜗牛叫非洲大蜗牛,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满身的是细菌,一定敬而远之 。

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体内藏有大量寄生虫

雨后出没的这种大蜗牛,名副其实,叫 非洲大蜗牛 ,又称褐云玛瑙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老家在非洲东部。

这样一个物种

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

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

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这种“巨兽”吃起东西毫不含糊,各种蔬菜、农作物、植物,田里的树上的,统统一扫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它已经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 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

在广州: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27.3%,感染度为72条/螺;

在深圳: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31.0%,感染度为介于89.2-154.2条/螺。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广州、深圳、江门等地褐云玛瑙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及感染度:

这种广州管圆线虫

可能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后,或致脑膜炎、失明等。

据了解,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寄生虫,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的终宿主是鼠,中间宿主包括褐云玛瑙螺、福寿螺、蛞蝓(即:鼻涕虫)等。

而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被感染的大蜗牛体内、排泄物、爬行留下的黏液中都会含有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

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① 生食或半生食被感染的螺肉;

② 伤口、黏膜与被感染的螺密切接触;

③ 食用被感染的螺污染的沙拉、蔬果、水。

专家介绍,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后可在人体各器官间移行,侵袭中枢神经、肺部、眼部等,造成脑膜炎、脑膜脑炎、视觉损伤甚至失明。

来看几个令人痛心的案例

1999年,台中一家6口生吃被蜗牛爬过的有机蔬菜后,全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导致脑膜炎。

2018年3月,国内外媒体曾报道了澳大利亚悉尼一个19岁的橄榄球队员,因为生吃蛞蝓,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四肢瘫痪,最后因并发症去世。

不过,广州管圆线虫尽管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远离它

① 不食用生螺肉;

② 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

③ 接触褐云玛瑙螺后注意清洁双手;

④ 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对于这个入侵有害物种

看到应该怎么除掉?

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告诉物业进行处理,专业杀灭病虫害的公司也可以处理。

如果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

下次再看到大蜗牛,大家知道该怎么办了吧~

来 源 / 深圳疾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大家医联删除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寄生虫“成堆”!这种动物很危险,严重可致脑膜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脑膜炎   寄生虫   蛞蝓   脑膜   线虫   脑炎   黏液   宿主   非洲   玛瑙   物种   广州   深圳   蜗牛   危险   动物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