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1人传染1500人......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记录到一起新冠病毒超级传播病例,1人传染了1500人。

这也是截至目前俄罗斯国内的新冠病毒超级传播记录。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叶卡捷琳堡分部的负责人谢苗诺夫解释说,通常1名感染普通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可以传染2~3人,如果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可能传染5~6人。超级传染者可以传染的人数则更多。他表示,“新冠病毒是通过飞沫途径传播的,也就是说,它会在一些社交场合达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但1人传染1500人......这个数字着实令人震惊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经出现了多种变异毒株

为了方便公众讨论,以及防止对发现地的污名化,世卫组织今年五月决定以希腊字母来命名新冠病毒变异株。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于是就有了我们所听到的“阿尔法”、“贝塔”、“伽马”等变异毒株。

病毒的不断变异,也使得各国疫情防控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今年5月,印度第二波疫情达到高峰,眼下有所缓解,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居高不下。截至8月5日上午10点,印度新增确诊超过4万例,新增死亡超过500例。不少媒体报道印度第三波疫情恐怕将要到来。

通过近期在中国的传播,德尔塔已经波及中国15个省份,超过30个城市,南京、郑州、张家界等地暴发了一定规模的疫情,短短两周时间内,全国新增感染者超过500人。这是由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所引发的。

新冠病毒呈现出“全国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

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的全球疫情警报还未解除,一个名叫“拉姆达”的变异毒株又开始出现“冒尖”趋势。目前,该毒株已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待观察毒株。

在全球多个国家被发现,美国感染者超千例

随着疫情的蔓延,“拉姆达”已在秘鲁、智利、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相继被发现。

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6日报告称,日本确诊首例感染“拉姆达”毒株的新冠肺炎病例。该感染者于7月20日从秘鲁飞抵日本羽田机场,在入境检疫时被确诊新冠肺炎。通过基因分析后确定感染的是“拉姆达”变异毒株。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从7月中下旬在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发现1例“拉姆达”毒株感染者开始,到8月4号,美国已有超过千例该毒株感染者。

拉姆达或传染性更强,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延缓方式

7月28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导致这种高传染性的原因是拉姆达变异株出现的T761和L452Q两个突变,而且或能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保护力。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图片来源于BioRxiv官网

接种疫苗是阻止或延缓疫情蔓延的最有效形式。

病毒继续传播的时间越长,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变异可能会更严重,并且无法获得当前疫苗的保护。

近期无论是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病死率增加还是与疫情失控后的医疗资源挤兑有关,而不是因为病毒的变异。

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还是来自于英国的这12383个D株感染者,根据对126个住院患者进行的分析发现,其中83人未接种过疫苗,仅有3人接种2剂。住院的患者中完成2针接种的比例仅2.3%,这说明绝大多数因为感染D株住院的人群中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疫苗接种。

这个结果也从实际临床数据出发,说明疫苗对于新冠突变株的保护(尤其是重症病例发生)依然十分乐观。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盲目的恐慌。正如张文宏医生说的:“只有完成疫苗的广泛接种,才能建立起对病毒传播的阻挡。”"打疫苗后感染新冠,多数不需住院,跟流感差不多"

所以我们要警钟常鸣:疫情防控尚未抵达终点,不论有没有接种疫苗,一定记得戴好口罩!

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来源: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1人传染1500人,超级传播者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厚生   传播者   印度   俄罗斯   传染性   日本   美国   肺炎   疫情   病例   突变   疫苗   中国   病毒   发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