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在需要注意哪些?


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在需要注意哪些?

  近日,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气温忽高忽低,这就让很多老年人感到不适应,特别是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人们来说,就更加的恼火了。这不,重庆三博江陵医院内一科病房就来了一位因"头昏伴恶心、烧心1周,加重4小时”以“高血压”入院的罗奶奶。

  罗奶奶在入院前1周,出现无明显诱因头昏,以头顶部昏沉沉感为主,伴乏力、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伴恶心、烧心、反酸,每天清晨发作,持续约10余分钟,入院查体:T 36.8℃ P 72次/分 R 20次/分 BP140/70mmHg 扶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心前区区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0.5cm处,心脏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在对症治疗以后,罗奶奶头昏,烧心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在与罗奶奶的交谈中,就提到了最近的天气变化,她说“这个天,怎么得了啊,一天冷,一天热的,多穿一点衣服又热,穿少了又冷,尤其是我们这种上了年纪,有高血压的人,就更受不了了…”是啊,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而天气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既然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有那么多,那么我们就来梳理一下。

  对于被确诊的患者而言,除了遵医嘱按时服药以外,在日常生活在还需要注意哪些?

  1、调整饮食

  不良饮食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合理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尽量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

  烹调时,少盐(每日摄入少于6克),选用植物油;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海鱼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作用。

  2、关注气温变化,做好保暖工作

  寒冷会使血压升高,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特别是在气温骤降时尤为明显。因而高血压患者应在冬季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四肢和头面部的保暖。

  3、学会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

  "气死周瑜"、"笑死牛皋"的故事足以说明情绪对人体影响程度之大,高血压患者常会在情绪激动之后感到种种不适,比如头晕、耳鸣、心慌、乏力等等。因此患者应多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焦虑;要做到乐观、豁达的心态,勿急勿躁,喜怒哀乐都要有"度"。

  4、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锻炼心肌,减轻体重。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可选择气功、太极拳、散步、慢跑等。但需注意不能过于剧烈运动,必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并且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心身放松,有利于降压。

  5、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机体状态调节和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

  6、戒烟戒酒

  有研究表明,吸一支烟会导致收缩压增加10-25mmHg。而长期大量吸烟会促进动脉硬化。高浓度的酒精同样会导致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7、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

  超重及肥胖者不仅容易导致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也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所以降低体重有利于降低心脏负担,有助于降压。

#高血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高血压患者   海鱼   动脉硬化   高血压   头昏   并发症   保暖   气温   血压   充足   睡眠   体重   奶奶   情绪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