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农村生产队时期过白事

哪一天吃你的烧白,这是以前我们这里农村老头见面时的一句玩笑话。老人去世后的谢客席上有一道菜是以肥肉片为主的荤菜叫烧白,能被吃说明已经去世了。任何一家老人去世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全生产队的社员都会去帮忙,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物资比较匮乏,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遇到家庭条件较差的人家时,社员们是只干活,不吃帮忙饭,到饭点时各回各家吃饭,饭后继续来帮忙干活。一般家庭在老人年龄大了之后,就会选择在农历闰月的时候给老人做寿材和寿衣。

记忆中农村生产队时期过白事

做棺木


生产队干部首先要求社员把自己家能用得上的东西拿来,不够的话再派人去借。农村人各家各户的基本上情况互相都是比较熟悉的,谁家有什么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平时关系处理得也比较融洽,在过事尤其过白事时候借东西都是会给的。木椽、棚布,甚至麻绳也需要借用,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铁锨洋镐等就更不用说了。

东西准备到位之后开始搭棚子,棚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设灵堂所用,一部分是待客吃饭所用。灵堂搭好之后就进入到悼念和祭奠环节了。有些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和开支,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当天白天选好墓地,晚上就要对老人进行入殓。

记忆中农村生产队时期过白事

送葬路上


次日一大早尽快安排人下地挖墓,生产队时期基本上全部是土葬,而且挖墓全部靠人力,所以人员不但要多,而且要求是身强力壮的劳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挖墓技术和经验。以前修坟墓基本上不用砖块,先挖一个明厅,然后向一头挖暗洞,暗洞是最终放棺椁的地方,这样的坟墓要求挖的比较深,这样算下来土方量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暗洞的门口不能一次性挖到位,上面和左右要留一点薄土墙,农村人称为“撞门”。

墓挖好之后当天傍晚时要去进行清扫,俗称扫墓,一般由大儿子和长孙去扫墓就可以了。然后去请先人,回来之后开始迎接亲戚献饭,生产队时期没有乐队,只是在附近的路口把亲戚接一下就行了,到灵前把亲戚们做的饭放在供桌上,紧接着是上香祭拜。所有的亲戚迎接结束之后就进入到了过事的高潮阶段了,即“悬灵”,把棺椁抬升一点,下面用砖块或木块垫起来,让所有的亲朋好友们再看最后一眼,封棺盖,盖棺定论可能也就是从这儿来的吧,到此程序基本上就走算完了。

第三天太阳露头之前开始出殡,这是用人最多的时候,不但要抬着棺椁向墓地走,最重要的是走在路上时只能是替换抬棺椁的人,棺椁是坚决不能落地的。下葬时先把棺椁放入明厅,再由明厅推入暗洞,在向进推的过程中把预留的撞门撞开(破),使棺椁顺利地到达预定位置,位置放好之后把长明灯也必须放入墓穴之内,必须保证灯是亮着的。然后封墓口、填土,由于所填土比较松软,再加上暗洞出来的土比较多,所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大土堆。

从坟地回来之后包括烧白在内的简单的谢客菜肴就要陆续登场了,烧白是因故人而做的一道特色招牌菜,但自己是吃不上的。坟地上烧的是火纸和纸扎,回来后吃的是白色的肥肉片,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在纸扎的烟雾和肥肉片进入到他人的嘴里时宣告彻底玩完。

记忆中农村生产队时期过白事

烧纸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生产队   长孙   洋镐   白事   棺椁   农村   坟地   灵堂   肉片   砖块   社员   墓地   较差   亲戚   时期   老人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