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人会出现上热下寒如牙龈肿痛面部长疮但下肢和腰部怕冷等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主要原因是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寒热互阻,阴阳升降失职发展而成。

《灵枢·刺节真邪》提到:“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简单说,上热下寒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等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中医认为天地是一个整体,地气上扬,天气下降,于是天地交泰,乾坤一体,才有一年的春夏秋冬,十二节气,才有那么多丰富的生命。

人也是一个整体,人体内心火往下,温暖下身,肾水往上,滋润上身,身体才有了阴阳循环,阴阳交融和平衡,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当身体的火下不去,下面的水无法上升,心肾不交,阴阳离绝,身体自然就上热下寒,阳气郁闭

。肾不足的时候,相火不能被收纳,则游于下焦之外,火性炎上,而相火炎上,长期不受纳,则肺金受伤严重,金不能生水,导致母病及子:肾进一步匮乏受累,从而产生上热下寒的症状。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这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

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元阳   黄帝内经   郁闭   症状   中焦   火性   热病   心火   阳气   脾胃   下肢   虚弱   阴阳   中气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