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前的中医名家

中医发展到东汉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以前的医药经验和实践做了概括和总结,发展到了理论总结的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医学理论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的中医名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学家是扁鹊、华佗和张仲景三位。


(1)扁鹊。扁鹊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中医学家,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世纪,姓秦,名越人,渤海郑郡(今河北省仁丘县郯州镇)人。扁鹊年轻时做过客店的舍长,他曾跟随他的一个名叫长桑君的舍客学医,由于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努力,很快就精通医术。当他看到当时老百姓受到病痛的折磨时,便下决心行医,他行医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扁鹊根据自己掌握的医学理论和长期行医的经验,撰写了一些医学著作,比如《扁鹊内经》等,可惜由于后人收集不善,早已经失传了。扁鹊的医学知识特别丰富,在中医领域有很广、很深的涉及,他在妇科、内科、外科和儿科等方面,都可谓专家,而且他还特别能够体察人民的痛苦,每到一处都会按照当地百姓的需求来行医。

扁鹊在诊疗方面也是十分擅长,在望、闻、间、切四个方面都特别精通,尤其是切脉和望诊方面。扁鹊除了医术超群之外,还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一生都在和巫术做斗争,这种精神也是特别值得以后的中医学家学习的。


(2) 华佗。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大约出生于公元二世纪中叶(汉永嘉元年),死于公元208年(建安13年)。

华佗在小时候拜父亲的好朋友蔡医生为师学习医术,几年过后就学成出师。当时的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都被他拒绝,长期在民间行医,在今天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华佗不仅医术高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进行一-此发明和创造,比如麻沸散和“五禽戏”。华佗在外科方面的成就特别大,主要是因为他发明了对全身进行麻醉的中药麻醉剂一麻沸散, 他这种发明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外科医学,后世纷纷效仿他来制作中药麻醉剂,连国外的一些麻醉技术也深受其影响。另外,华佗还特别注重利用体育锻炼来强身健体,创造了“ 五禽戏”。这套体操是在古代气功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的,能够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关节都得到锻炼,这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还是首次。

同时,华佗在内科、妇科、儿科等方面也是成就突出。在内科方面、华佗采取灵活的治疗方法,他认为同病可以异治,异病也可以同治。当时有两个人都患有头痛身热的疾病,但是经过他诊断之后发现这二人的病症其实不同,一个属于内实,另外一个却是外寒,所以他对这二人分别使用下法和汗法,使其二人的疾病同时得到治愈。

华佗晚年被曹操召去做身边的侍医,但是他因为看不惯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所以假托自己有病回到家中,以后曹操多次征召,但都被华佗拒绝。


(3)张仲景。张仲景,出生于约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或河南南阳)。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正处于宦官专权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战乱和天灾横行的年代里,瘟疫、流行病也猖獗肆虐,张仲景的家族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因为传染疾病死去,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病。所以张仲景下决心刻苦钻研医学,特别是对伤寒病的研究,他参考以前以及当时的医学家的医学思想,加上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是一部在医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医学书籍,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中医学家必读的经典著作。

张仲景的独到之处就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不拘泥于形式。张仲景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不愧是一代医学宗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东汉   扁鹊   华佗   中医   南阳   麻醉剂   中医学   医术   安徽   河南   内科   公元   外科   名家   学家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