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乡村医师证》就能报名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乡村医生。

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诞生于缺医少药的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名字是“赤脚医生”,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最初乡村医生中是有大批中医人才的,他们半农半医,一根针、一把草治病,是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之一。

1985年《人民日报》发文要求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随后各地主管部门陆续为乡村医生们发放了执业证书,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老乡医证”,在证书中用“中医类别”、“西医临床类别”来标注其提供的主要医疗服务类型。2004年后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原来的老乡医证作废并集体更换新证,在发放的“新乡医证”中,不再对中医、西医进行区分类别,统归为临床类。

事实上,随着大量医学院校毕业生考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目前乡村医生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家传中医、师承中医,也有院校毕业但未考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中医、中西医,还有临床只提供西医诊疗技术的从业者。且在临诊实践中,大多数乡村医生提供的是西医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其次,需要了解国家的立法本意。《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这既是对中医医师资格管理进行改革创新,为通过师承、家传等非学历教育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合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打开了一扇门,也是希望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对参加考核的人群,始终限定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

以此观之,只有那些多年来始终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的乡村医生,才符合本次考核报名要求。

可以说,临床长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与那些无执业证书的民间中医们一起,构成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的从业主体,代表着中医药的基础,是未来中医药人才的生力军。这些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是将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他们才是此次考核的重点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专长   乡村   中医   赤脚医生   师承   医术   西医   中医药   资格考试   医师   医师资格   队伍   证书   类别   医生   人员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