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照顾好脾胃,才能气血足,气血足才能身体健康。脾胃虽然很重要,但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吃撑了,它伤;吃急了,它伤;吃过冷过热了,它伤;生气了,它也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脾胃最容易得的那些病。


1、单纯脾虚


脾属土,土能承载及化生万物,所以脾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运化,能够把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


脾虚的人,脾主运化的功能减退,身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养,所以老是疲倦,乏力,无精打采,而且非常容易感冒,反反复复,西医叫免疫力低下,在中医看来就是脾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就是人体正气所在,脾强,正气就强;脾虚,正气就虚,外邪就容易来犯。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

2、脾胃虚弱


胃又称“太仓,水谷之海”,主收纳,胃像一个袋子,吃多了的时候,是不是老感觉胃里胀胀的,很难受?


脾胃虚弱比单纯脾虚更严重些,这个时候不仅脾的吸收运化功能不行,胃的收纳能力也不行。表现为不想吃东西,或者想吃但稍微多吃一点就胃胀,有时还会伴有胃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脏腑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等。


3、脾虚湿盛


《黄帝内经》讲,诸湿肿满皆属脾。脾虚不能运化,就长水湿不长气血,水湿停留在身体,轻则产生痰饮,重则水肿。


水湿上泛,会头重如裹,脑袋就像裹着块湿毛巾一样,有一种困重的感觉,整个人也跟着昏沉、困倦、没精神。


水湿停留在身体中部,就会有啤酒肚、水桶腰,有个妇人,浑身上下哪都不胖,只有肚子莫名长肉,原来这妇人天气一热,就要喝冰冻饮料,夏天更是寒凉瓜果不间断,常年如此,所以她胖的其实不是肉,是水湿。


水湿停留在身体下部,走路就会沉重,迈不开腿,好像背负着千斤重物一般,还会水肿,那腿上的肉一拗一个洞。


4、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的表现首先是腹泻,常年大便不成形,吃进去的食物经常是原样排出,好像肠胃一点消化作用都没起,中医上叫“完谷不化”。


其次,脾胃虚寒的人手脚老是冰凉凉的,看那旷野中的大树,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在人体而言,四肢就如同枝干,它汲取的营养都从脾胃来,脾胃好,气血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四肢。


以上就是脾胃疾病最常见的四种类型。


有些人看了可能会觉得分辨起来好麻烦啊,回忆一下自己的症状,乏力嗜睡、头目眩晕、肚子有游泳圈......多种症状兼而有之,似乎并不像上面说的那样“泾渭分明”,这可怎么办?


其实你也不必苦恼,只要你能确定自己脾胃不好,那么甭管是哪种情况,你就只用这一味中药泡水喝,假以时日,一样能调理好自己的脾胃病。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

中药 白术

这味中药就是白术,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的神品。


金元名医张元素对白术的概括相当全面,认为其功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


白术在健脾养胃、化痰祛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历代医家调理脾胃疾病都喜欢用它,很多有名的方子里,都有白术的身影,比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苓桂术甘汤,而且分量很重。真可谓,无白术,不脾胃。


服用方法也很简单,白术30克,泡水代茶饮。


脾胃虚寒严重的可以用炒白术30克,还可以再加10克干姜进去。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脾胃毛病分析的比较透彻,根据症状再适当的加一些其他药材进去,效果更是翻倍。

一味特效中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

脾胃虚弱:白术30克,黄芪10克,泡水,代茶饮。


脾虚湿盛导致头晕:白术18克,泽泻30克,水煎代茶饮,两味药合起来叫白术泽泻汤,也是《金匮要略》里的名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支饮苦冒眩”,就是水湿上泛导致的头晕。白术和泽泻是治水绝配,白术守住中焦,健脾除湿,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气不上逆。


脾虚湿盛,导致腹胀、反胃、反酸:白术3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泡水,代茶饮。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带着精华往上走,胃气带着糟粕往下走,就像杠杆的两端一样,有升有降,现在这个杠杆出问题了,气机全部乱作一团,你就会腹胀。那反胃、反酸又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胃气上逆,胃气不但没有往下走,反而带着身体里的这些糟粕往上走了。陈皮和砂仁有行气的作用,可以把身体的气机理顺,让该升的升,该降的降。砂仁还有一股特殊的芳香,香能醒脾,香味的药物能够把被水湿困住的脾胃叫醒,让它不再浑浑噩噩,懒懒散散。


脾虚湿盛,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白术30克,茯苓15克,水煎代茶饮。这两味药都有健脾除湿的作用,不过,相比之下,白术健脾的作用更强一些,而茯苓祛湿的作用更强一些,加在一起,刚好互补。#健康守护者##学问分享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脾胃   中药   泽泻   金匮要略   砂仁   白术   陈皮   茯苓   糟粕   专治   气血   正气   虚弱   不适   症状   特效   身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