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制造谣言的人,很可恨。

传播谣言的人,更可恨。

靠谣言骗人的人,最可恨。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茶圈里充斥着那些谣言呢?

品质篇

一、茶叶越嫩越好?

这绝对是一个大雷,好多人都踩过这个雷。

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好茶并不是一个“嫩”字,就能决定的。还跟茶青原料的产地、加工工艺等息息相关。

如果一个“嫩”就可以决定一款茶的好与坏,那我是不是可以随便找一个产茶的地方,只要保证“嫩”,就可以做出好茶呢?

太平猴魁、大红袍、牛栏坑肉桂、老班章古树茶、六安瓜片等等这些大名鼎鼎的茶,哪一个是因为他的“嫩”而被人们喜欢的?

对于特定的一些茶来说,适当的嫩确实一个好茶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并不是唯一标准。

另外再讲一件我亲身发生的事。前几年公司在苏州西山有茶园,我负责那边的生产。当时根据老板的要求,要多生产一些单芽的制作的碧螺春,所以对单芽制造的碧螺春是否品质就很好产生了疑问。刚好有一个当地的茶企老板,跟我聊天时手里端的就是单芽制作的碧螺春。我就问他:“单芽的碧螺春是不是碧螺春中最好的?”老板笑着说:“好不好,我不清楚,但确实最贵的。我平时喝的并不是这种,我更喜欢一芽一叶的。端这个一是为了尝鲜,二是为了有面。”

二、越早上市的新茶,等级越高?

不是的

踩这个雷的人不比第一个少。

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每逢过早上市,提早上市,抢先上市的新茶,它们往往容易藏着猫腻。

1. 陈茶翻新。

2. 狸猫换太子,你买的这个省的茶,其实那个省的。

3. 重量不够,湿度来凑。茶叶的干燥度对茶来说很重要,但对于“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明前茶,为了利益一切皆有可能。

4. 茶树品种。茶树品种对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现在人们不是追求明前茶吗?那我就种发芽早的茶树品种就行。你开心,我也开心。

三、绿茶、黄茶新茶上市,越早尝鲜越好?

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你可能觉得和第二个重复了,但是我说的不是一回事,这个侧重于喝。

你有没有听说过“喝新茶容易上火”?

我能理解那些迫切想喝到新茶人的心情,但是新茶还是等等喝最好。

因为经过高温烘炒的绿茶、黄茶,新茶在刚刚加工完毕不久时,容易带有不少火气。

这时建议是将新茶放一放再去喝,滋味体验更好。

一般建议至少放上一礼拜,然后根据个人的喝茶适应程度,再决定是否要泡一杯新茶尝鲜。

四、因为春季雨水多,春茶含水量高?

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我觉得说出这想法的人,脑路很新奇。

茶树的生长喜阴喜湿,春日生长季时,充沛的雨水滋润,对茶青鲜叶品质的提升有关键作用。

但再多雨的春天,只会让茶青鲜叶细胞内补足水分,不会对成品茶的品质造成影响。

而且茶叶都需要烘干,如果春茶含水量高,那烘干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五、茶叶的好坏与茶园海拔挂钩,海拔越高茶越好?

茶的这些“雷”你踩了吗?茶圈谣言速递,避雷大指南(一)

说这句话的人一般情况下,不是正在卖自家的”高海拔“茶,就是被”高山云雾出好茶“给洗脑了。

高海拔的茶园确实会出产一些好茶,但低海拔的茶园也有好茶。

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武夷山的正岩地区产地都算不上高海拔。

本想一次性写完的,结果发现谣言有些多,一次性写完,篇幅过长。另外我写的也有些累了,所以还是默默的拆分为几篇,慢慢给大家分享。

另外欢迎留言评论,我应该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谣言   龙井   含水量   碧螺春   春茶   茶树   茶园   可恨   海拔   绿茶   速递   茶叶   确实   品种   老板   品质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