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解读,如何理解和培养战略科学家?

如何理解和培养战略科学家?

最近战略科学家这个词成为一个热点词,习近平同志在人才会议上提出来的热点。

01

热点背后,透露出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呢?

第一,战略科学家具有创新性。

为什么要培养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科学家,具有研究能力,有成果。

第二,战略科学家具有战略性。

主要是能够在某一个领域上有深度,能够组织相应的力量开展跨学科的这种组织,解决一个领域和几个领域的问题,从而来改变我们国家科技卡脖子工程问题。

因此我们说战略科学家是具有科学的深度,有战略性的远见和能够带领大家一起把问题解决,具有领导力。

02

现在我们要看一看战略性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内容?应该有哪些条件?

战略性科学家按照主要领导的解释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战略科学家首先有战略眼光,因为战略性的科学家,首先要能够看清国家需要什么,看清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视野。能够把未来几年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有了然如心,这是形成战略性科学家的基础。

第二,战略科学家要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能够在自身研究的基础上,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能够组织大型活动,能够把大型的这种科研的资源调动起来,形成一个组织能力。

第三,战略科学家能够具有崇高个人魅力和崇高的道德风尚,能团结人,自己能干,还能影响别人。

这是战略科学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03

要想成为一个战略科学家,要想能够把战略科研的作用发挥出来,按照领导的要求,应该从三个方面具备三大素质。

第一个素质,全局思维。

用眼睛看到全局,用胸怀和思维去把握全局,有科学家的科学的全局思维,还有领导者的领导的全局思维。

这样的话才能够通过科学眼光看得深,通过科学家眼界做领导人,能够引领大家一起往前走,形成时代的引领者。

第二个素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定领域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出现了以后,战略科学家首先要做带头人,自身解决问题。同时能够组织大家来解决。所以有一种科技攻关能力。这是我们看得到的这样一种情况。

第三个素质,调查研究

战略科学家要深入一线去调查研究,能够掌握实际情况,能够有切身的感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够进行很好的分工,能够有自己的成绩引领大家往前走。因此我们说战略科学家要有科学家的研究深度和研究领域,要有战略性的眼光,要有战略性的领导力,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能够改变一个领域的发展面貌。

04

所以我们说未来我们的科技要想真正突破,我们要实现真正的跨越突破卡脖子的工程,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其中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个战略科学家。本身有极佳研究能力和成果。又能培养学生同时能够推动多领域合作,形成科技集群优势。

所以,我们要认识,理解和培养战略科学家!


李江涛解读,如何理解和培养战略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科学家   战略   热点   战略性   全局   深度   眼光   思维   素质   领域   能力   领导   组织   科学   科技   李江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