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中心是“治未病”的地方

全民健康中心是“治未病”的地方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诸于《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提倡医界要“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已得病,才想起来要治,就好像是临渴掘井、临战铸剑一样,会错失良机。圣人明确地告诫养生应以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已经生病了才去治疗。这是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开当今预防医学之先河。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愈疾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中医“治未病”的健康观正好契合这一理论。这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最早的,也是最好的健康医学模式。

古圣先贤和现代科学都要求要着眼于“未病先防”、“已病快治”以及“病后康复”,从而全面提高个人健康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20世纪50年代后,落实“预防为主”策略,诞生了“健康管理的理念”。在发达国家,健康管理起初只是个概念;后来,健康管理成了生意;接着,健康管理成了领域;最后,健康管理成了学科。

发展到今日,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健康管理师在我国也是一种新兴的职业。国际上,随着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制定了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模式,形成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系统专业的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业务由部门业务,分化成熟为企业——专业化运营。

全民健康中心,是“治未病”的地方。个性化、现代化的健康管理,充分依靠现代医学和现代信息学,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手段优势,依据整套规范的操作过程,就能精确确定管理目标人群,为医患交流提供交互平台,提供针对性强的低成本健康改善方案和途径。

全民健康管理中心,是以“健康管理”为目标的服务性企业。具体来讲,健康管理的过程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全民精准健康管理从健康维检开始,健康维检监测采用“1+4+12+365”模式,即年度检查+季度慢病专项检查+月度筛查+365日检测/监测,及时、连续、动态、更精准地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维检为每个人建立终生健康指标数据库,是个人即时和周期性健康评估及干预系的依据。

全民健康管理给出的干预措施,主要关注“健康四要素”。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和乐观的情绪,是日常生活中健康管理的抓手。健康四要素,既是个体健康的标志,也是保持健康的手段。健康管理通过干预,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让客户健康长寿的目标。


作者丨康康

来源丨全民精准健康管理综合报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http://www.caswphm.com/index.html)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黄帝内经   世界卫生组织   临渴掘井   全民   古圣先贤   健康   精准   人群   个体   中医   手段   疾病   模式   医学   业务   地方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