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不当使用退烧药,困扰孩子3年多

患者情况


性别

年龄 3岁10个月

证型 脾肾不足,食滞胃肠

刻下症 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身材矮小,易疲倦,睡觉不踏实,肋骨外翻,挑食,易积食,大便2天一次,大便里有不消化食物,时有遗尿。

既往史 湿疹、上呼吸道感染


病症分析


关于发热,老人们的育儿经里常有这么一条:“孩子发热,一定要马上把温度降下来,否则脑子要烧坏掉的……”真是这样吗?


过去的人会有烧坏脑袋的误解,是因为脑膜炎、脑炎、小儿麻痹这几种疾病刚好都会出现发高烧的症状,但是这些疾病的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不是发烧引起的。发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都是暂时性、功能性的。


一味追求“降温”、“退烧”对于疾病恢复没有帮助,病没好体温降了也会升回去,不降也不会病的更重。


1次不当使用退烧药,困扰孩子3年多

0 (88).jpg

医案详情

这个小患者是顺产出生,一直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小时候就睡眠轻,夜里经常哭闹不睡。8个月大的时候出疹子发烧,吃过退烧药。之后没过两个月,就开始偶尔会有积食的症状,吃过一次七珍丹、保和丸。但小孩还是容易积食便秘 消化不好。

断母乳后,孩子吃饭一直是个问题,大便里经常有没消化的食物残渣。一年没有长个没有长肉。有试过自然疗法和推拿,慢慢的孩子吃饭不闹。现在的症状就是会挑食,喜欢吃干的食物,不爱吃稀的,不爱喝水,也不容易出汗。出去跑步玩感觉腿部没有力量,跑不动,追不上同龄孩子。脸色比较黄,缺少光泽,稍微一晒容易黑黄。鼻子痒,会用手抠鼻子。有时候还会有憋不住尿裤子。

孩子平时特别喜欢吃面食,米饭类除了这两样主食外,其他的不好好吃、挑食,“看见面食跟疯了似的”。

黄博士初诊

儿童可以用的退烧药只有2种,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二者比较的话,还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但只要是退烧药,就一定会有止痛的成分。而止痛药是会灼烧胃肠黏膜的,一次也会,何况小患者使用退烧药的时候还只有8个月。

之后小患者就有积食便秘的症状,除了添加辅食不当,很可能就是肠粘膜、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

2020年6月,小患者做了一个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3-酮戊二酸、阿拉伯糖、4-羟基苯乙酸、苯甲酸、丙酮酸、2-羟基丁酸、尿嘧啶、泛酸增高,苯乳酸增高、尿羟基苯乳酸增高。

如果有酵母菌过度增长,孩子是不能吃面食和糖的。家长可以注意一下孩子是不是经常口唇、肛门等部位发红,或者鼻子痒、鼻梁抽动。糖分是酵母菌非常喜欢的食物,如果不能禁糖,将很难控制酵母菌的过度增长。

1次不当使用退烧药,困扰孩子3年多

有机酸分析


而孩子不爱喝水、不出汗,可能是身体有湿,水液代谢困难,这种时候不能一味去强迫孩子喝水,需要健脾祛湿,然后化湿开胃,让孩子自己想起来要喝水,则说明体内湿气有了改善。

生长发育迟缓加上肋骨外翻,首先考虑营养元素不足。两次检测,孩子的钙、镁、钾等重要微量元素都处于不足的状态。如果补充的营养素也不吸收,要考虑是否有胃酸偏低,导致的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那么在健脾的同时,还要调胃酸。

1次不当使用退烧药,困扰孩子3年多

营养素与毒性元素分析

微量元素不足也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重金属蓄积在身体内,与机体抢夺营养,让营养物质变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线粒体能量供应不足,孩子就容易没精力,没气力。

排雷指南

(1)体温快速上升,体液快速流失等热性惊厥发病的前兆,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孩子需要特别注意;

(2)发热却皮肤颜色发白、不出汗又手脚冰凉,这意味着体表血管痉挛散热降低,内脏温度高却没办法散热到四肢,这种情形很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3)难受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反应,例如有心脏病、贫血、慢性肺病病等疾病,容易产生严重并发症;

(4)头痛、心悸、四肢无力或其他难以忍受的症状;

发烧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出现以上情形,则反映孩子目前的状况很糟糕,要立即使用退烧药降温避免严重的后果,如果用药后1个小时内温度持续不退,就必须送医院了。

医案总结

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该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家长喂养调护不当,致患儿正气亏虚,抵御外邪能力不足,致使反复感冒、积食等的发生.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肾常虚”,患儿长久积食消化不良,则脾与肾愈加不足,出现脾肾两虚。

脾虚则运化水谷乏力,则易积食,水谷精微不能充养机体,则易于疲倦乏力且生长发育迟缓。肾虚固摄不足,则遗尿。肾主骨,肾虚则骨弱,久之则有肋骨外翻。治疗上宜健脾消食,补肾固摄。

行文最后,老生常谈:中医辨证论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议仅仅适用所举例的小患者。体质、病因明确之前,万勿套用。

我是医师黄圆媛,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酵母菌   孩子   有机酸   羟基   乙酰   胃酸   挑食   乳酸   面食   肋骨   大便   不当   症状   困扰   患者   食物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