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是病态吗?

与许多其他的精神病理学现象不同,焦虑被认为是一种贯穿于发育阶段的正常情绪,是适当的和具有保护性的。害怕可以使人避免危险,担心可以使人做事更认真,神经行为学认为焦虑对于种族的生存是必须的。

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可以出现短暂的害怕和担心,如害怕自己或家人被伤害,对某些特殊环境的过分恐怖或担心与亲人分离。过度的焦虑就是病态,因为过度的焦虑不仅会引起心理不适反应,还会引起生理不适反应。

焦虑障碍的症状涉及情感、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等方面。

1、负性情感:以不愉快的、消极的心境为主要体验,感到紧张、不安,不愉快。

2、负性认知:儿童对自己的学业、伙伴关系、体育运动、自身或父母健康以及即将面临的事物,如一次考试、表演等感到过分的担心,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不能使别人满意。

3、行为异常:儿童焦虑、恐怖的情绪主要通过行为来表达,爱哭闹,好发脾气、不服从、不易安抚,需要父母一再的保证;害怕考试的儿童在考试那天会“生病”,对自己学业、伙伴关系的担心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的儿童可能拒绝上学。

4、躯体症状:涉及各个系统:心悸、呼吸急促、出汗、尿频尿急、恶心、呕吐、腹痛、肠激惹综合征、头晕、头痛、失眠、肌肉紧张、容易疲劳,是以自主神经的高度警觉状态为基础的,躯体症状常成为就诊的主要原因。

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就要去精神心理专科寻求专家的帮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焦虑   自主神经   儿童   病态   躯体   不适   伙伴关系   认知   学业   症状   过分   害怕   情绪   紧张   担心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