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3岁立规矩,怎么立?

三岁的孩子比较难管,他年纪小,对于事情的认知还是一片混沌,有时候分不清对错就容易犯错。你和他讲道理也很难讲的明白。有时候孩子比较淘气,惹人生气,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气的人心里窝火还不能对他发。

所以让很多父母都头疼,但是在孩子这个岁数,又不能对他太过纵容,否则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以后只能后悔。

所以早点给他立规矩还是有必要的。只是如何立规矩才能让他乖乖听话成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立规矩要在三岁呢?

因为两岁内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缺乏和大人沟通的能力,你讲再多他也不懂,就算懂了也不长记性。

两岁后,就到了孩子第一个叛逆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事事和家长对着干,根本不听你那么多,否则管教起来很难,家里整天都是鸡飞狗跳的。

都说3岁立规矩,怎么立?

三岁时的孩子刚刚好,他们语言能力有了快速提升,并且叛逆期过去,能够认真听爸妈讲话。此时家长可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告诉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养成习惯。

四岁时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小习惯,并且他在此时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和交际圈,受朋友的影响更多,对父母的依赖不像三岁时那么强,立规矩的难度也会增加。

所以综合考虑,三岁是孩子立规矩的最好时间,家长可要把握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制定规则呢?这里分享我的几点经验。


1、考虑孩子可接受的范围

给孩子制定规则,要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和发展特点,不要超前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则。

邻居家的孩子只有一岁半,可是,经常会听见她在嘶吼,原因是她对儿子要求,自己的玩具自己收。可她没有想到,一岁半的孩子,对于收拾玩具这个行为,是无能为力的。

不合理的规则,可能会产生两个后果。

首先,孩子某些合理的、正常的行为会受到约束和压制。

儿子班的一个家长,就会要求孩子,写完作业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玩,本来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但是,加上了这么一个“规则”,孩子渐渐就不爱下楼玩了,因为觉得玩,也是被要求的。

第二,孩子因为无法遵守规则,而忽视规则,从而产生“规则可以不遵守”的想法。

这样的规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形同虚设。

2、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

帮助孩子制定的规则,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

要孩子懂得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父母首先就应该尊重孩子。比如:

玩游戏、看动画片可以规定一个时间,而不是在孩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强迫他们终止;

让孩子不打人,父母也应该做到不体罚孩子;

假如父母做错了事,也要给孩子道歉;

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孩子从你身上看到的,就是他们会学习模仿的行为。

当父母遵守了规则,才会赋予规则威严性,让孩子带着敬畏的心理去遵守规则。

都说3岁立规矩,怎么立?

3、制定规则不带情绪

如果父母将个人情绪带进规则里,孩子可能只会感受到害怕、恐惧、愤恨和不满,无法正视问题,拒绝与父母合作。

有一次,儿子渴了,自己站在板凳上去拿水杯,不小心把水杯弄倒了,水就洒到了老公的手机上。

怒气冲冲的老公,当时就给儿子定了一个“规矩”,以后不可以自己去桌子上拿水杯喝水。

儿子被爸爸凶神恶煞的表情给吓得不敢说话,只好拼命点头,而他心里却是有委屈的,对于这个“规矩”当然是不认可的,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拿水喝?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都说3岁立规矩,怎么立?

让孩子快乐成长固然重要,但快乐不等同于放纵,学会遵守规则,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建立在规则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合理的规矩与秩序,不是牢笼,而是轨道,帮助他人生的旅程,一直走在正道上。

分享文章,让更多的父母们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规矩   水杯   叛逆   情绪   儿子   家长   父母   老公   事情   规则   习惯   玩具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