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快递信息泄露的漏洞

据媒体报道,圆通速递被曝有5名“内鬼”有偿租借员工账号,导致超过4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些信息被倒卖团伙打包卖给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下游犯罪团伙,每条信息单价约为1元。

有媒体报道称快递信息个人泄露不止在圆通这一家公司。有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贩卖快递用户信息的链条可能涉及多家快递公司,包括申通、德邦、韵达、EMS等等,这些被贩卖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流向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手中,为他们从事违法活动提供信息支持。

对此,德邦、申通、EMS等公司都表示,已成立安全调查小组,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个人信息安全,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不,就在前两天,天津新冠肺炎患者和密接者的信息也被泄露了出去。

在信息时代,从根子上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不存在隐私了。但问题在于,有关部门及企业仍然有义务保护公民及客户的隐私,这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也是遵纪守法的底线。换句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我可以骚,但你不能扰”。

现在,快递行业已经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消费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对这一行业的监管,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客户信息安全。在这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出台严格的法规制度,对泄露用户信息的企业严惩重罚。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强化内部监管和自律。这种内控主要是三个渠道:第一是企业内部信息技术手段的升级改造。快递行业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都拥有十分庞大的数据库,而且这一数据库与电商数据库一样,都有着潜在的巨大价值。越是如此,企业越要如履薄冰,在设备技术和研发上舍得投入,确保数据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有效开发,这也是维护企业信用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基业长青。第二是对加盟网点的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快递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基层网点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出现信息泄露的往往也在于此。因此,企业内部要强化内控,强化对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发现漏洞及时补救。第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快递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成千上万的快递员成分庞杂且流动性很大,这就需要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手段强化对快递员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做好人员素质考核和信息安全法规业务培训,发现“内鬼”严惩不贷。

当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要时时注意对自己的信息安全负责,最大限度地做好自我保护,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堵住快递信息泄露的漏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圆通   严惩不贷   快递   信息   团伙   企业内部   用户信息   网点   漏洞   公民   手段   隐私   法规   客户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