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那些先驱们(吴溶沧)

吴溶沧,字秋涛、又名吴慧铭、魏民。1902生于浙江义乌前洪村(今北苑街道)。早年就读于金华第七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组建“抗日救国会”,创办 《金华报》《童灯》等报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消息传到金华后,在金华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义乌籍学生、学生会的主要骨干之——吴溶沧、季达才,与浦江籍学生张新锦起联合在金华的省立第七中学进步学生,发动各校同学于5月中旬在武胜营召开2000多人参加的声援大会。会上,吴溶沧、季达才领头振臂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收回青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并罢课一周,以示抗议。5月下旬,成立了以七中、七师学生为主体的金华抗日救国会,在马门、梅花门、义乌门、兰溪门、沙步门、西市街、三牌楼设立宣传点,分别向稠城、廿三里、苏溪、田心、上溪等5所高等小学和县立女子高等小学进行了五四运动的宣传。五四运动中,众多爱国学生冲锋陷阵,是运动的先导。吴溶沧、季达才等人就是积极冲锋陷阵的一分子。他们却因此而先后被当局开除学籍。但他们没有屈从旧势力的压力,继续寻求真理。1920年3月,吴溶沧在北京大学与李大钊等19人一道发起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6月,吴溶沧赴上海参加了由一批进步青年组织的工读互助团,继而参加外国语学社学习。这个学社都是由各地的共产主义分子介绍而去,以湖南的为多,其中有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16人,浙江的有庄文恭、华林、梁柏台、吴溶沧等10人。吴溶沧是义乌最早从事革命活动者之一。1920年10月陈独秀、吴溶沧等6人参加上海第一个产业工会机器工会发起会,吴溶沧被聘为名誉会员,并发表演说。1920年11月,在北京参加高君宇、邓中夏等人发起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党员。

1921年1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长辛店成立劳动补习学校。吴溶沧担任教员,后又成为劳动补习学校的负责人。罗章龙在《椿园载记》中说,吴溶沧“坚持在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当教员,参加了多次斗争,既勇敢又机智,是能吃苦耐劳的党员。”1921年5月,长辛店工人开展第一次纪念“五一”劳动节集会并举行大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火车站时,吴溶沧将手中举起的大旗插到南去的火车头上,并让司机传递到江岸。1921年, 北京党组织创办了《工人周刊》,该刊附设了北京劳动通讯社,吴溶沧被聘为劳动通讯社编辑委员会成员。1922年11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山东领导党的工作担任中共济南支部代书记、书记,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

1924年1月3日,吴溶沧在济南被捕,保释出狱后,回义乌暂避隐居,后来脱离党组织。吴溶沧回前洪期间,深居简出,偶而也到村边转转走走,考察村民贫困户。有多次路过吴溶细杂货店,碰到吴溶品、吴溶细、吴舜和等接受新思潮的青壮年一起聊天,他从国内当前的形势,苏联革命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启发大家穷人要翻身,就要组织起来,建农会,斗恶霸,打土豪,反对迷信分田地。进步青年们心情激动,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吴溶沧还多次找吴溶品促膝谈心,有时聊到天明,引导吴溶品尽早组织农民运动,开展革命活动。1959年,吴溶沧在家乡去世。

百年前那些先驱们(吴溶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长辛店   中共中央   义乌   青年团   学社   冲锋陷阵   济南   教员   通讯社   党组织   山东   先驱   北京   书记   组织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