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2016年7月29日,在陕西省周至县又发生了一起猕猴桃抢青事件。当天上午,接到群众举报,周至县果业局、竹峪镇政府,竹峪派出所执法组人员赶到竹峪镇西峪村。将正在收购的未成熟6000斤绿心哑特猕猴桃和哑柏镇槐花村客商李某某的车辆进行了扣押。李某某本来是打算把这批猕猴桃运往云南省金马水果批发市场,没想到还没装好车就没扣留了,还被进行了处罚。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这应该是今年周至县处理的第二起猕猴桃早采早卖的案例了。第一起是发生在2016年7月5日上午,在集贤镇大曲村有人收购近1000斤未成熟的绿心海沃德猕猴桃,在周至县政府办、县农业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组执法下,将这一批猕猴桃集中进行了碾压销毁。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幸运的是这两批将近7000斤的果子没有流入到市场, 如果进入市场,按照每人购买5斤计算,要有1400人才能买完。这1400人把这些果子买回去之后基本上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果子从始至终都放不软,一种是能放软但是吃起来像喝醋一样酸。相信这些消费者在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很难再次购买这类猕猴桃,本来是对猕猴桃充满了喜爱之情,却被这些早采的果子伤的“遍体鳞伤”。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猕猴桃的采收有着严格的标准,最常用的标准就是测量果子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果子的糖度。根据不同品种的猕猴桃,采收时果子糖度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红心红阳、绿心翠香的采收标准是糖度为6.5%以上,绿心海沃德、徐香、秦美为7%以上。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猕猴桃属于后熟型水果,在树上长不软,采摘下来后必须要等到果子变软后才能食用。变软的过程其实也是果子糖度增加的过程,变软后的糖度根据品种不同也不一致,例如红心红阳变软后的糖度高达15%以上,而绿心徐香也在10%以上,西瓜的糖度在10%左右,脐橙的糖度在11%,葡萄的糖度在16%-17%之间。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猕猴桃早采早卖对于整个产业发展都有着恶劣的影响,虽然当前果农拿到了钱,批发商把果子提前流向市场也能挣得一笔钱,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讲买到劣质的果子,上了一次当,不会再上第二次当,这势必会造成消费者对国产猕猴桃极坏的印象。

消费者如果一旦对国产猕猴桃彻底失去了信心,最终受伤害的是广大的果农,批发商除了猕猴桃还可以卖其他的水果,猕猴桃果农如果果子卖不出去可以说损失巨大,很多果农家里面一年的经济来源就指望着地里面的果子。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猕猴桃早采早卖现象这么多年之所以屡禁不止,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利润的驱动,如果消费者对猕猴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的猕猴桃根本不能吃,那么自然就不会去买。而商家为了挣取更多的利润,也不会去给消费者科普这样的知识。

相反,如果消费者对猕猴桃有了全面而又正确的了解,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去买早采的果子,没有了买,也就没有了卖。相信等到了那一天,国产猕猴桃肯定会大放光明!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当然,早采早卖也少不了果农的责任,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很多猕猴桃主产业地区政府肯定也大力宣传过猕猴桃早采早卖的危害,相信很多果农对于猕猴桃早采早卖的危害肯定有所耳闻,但是为什么还要把这些未成熟的果子卖给商家呢?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驱使。

注意:周至的这一行为让云南人少吃了6000斤猕猴桃
这两年猕猴桃的市场行情还不错,基本上果农不发愁果子卖不出去,正是基于处于这样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中,我们不论是作为种植者,还是批发商经营者,如果想让猕猴桃产业得到一个健康持久的发展,就一定要把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统统消除。杜绝猕猴桃早采早卖,保持猕猴桃产业健康、长久发展!

微信公众号:陕西佳忆德果业,全网第一家公开果园每天劳作及猕猴桃果树生长的最新情况,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周至   猕猴桃   周至县   集贤   糖度   可溶性   果农   云南   心海   红心   批发商   果子   水果   消费者   标准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