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骨刺在医学上称为“骨赘”,又称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及重体力劳动者。

软骨被破坏后,软骨膜过度增生而产生的新骨,经骨化后形成骨赘,这是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反应。增生的骨赘通常在骨骼两端四周同时存在,但投影在平面X线片上,可能仅表现为基底宽、尖端细的粗刺形状。为了便于描述,即称其为“骨刺”。

关于骨刺的一些认知误区

错误认识1:关节肿痛是骨刺“刺扎”引起的

一些人望文生义,以为骨刺是骨端如铁钉、竹刺样物深深地扎入组织,这是错误的。只有当骨质增生长期刺激,在骨刺周围产生了无菌性炎症,才会引起疼痛等症状。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错误认识2:骨刺越大关节肿痛越厉害

临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双膝都长了骨刺,一侧骨刺很大,疼痛却很轻,甚至毫无疼痛;另一侧骨刺虽小,却疼得厉害。这是因为大骨刺并没有在骨刺周围引发无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却引发了。所以骨刺的大小与疼痛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错误认识3:多锻炼就不长骨刺

这种认识只讲对了一半。有实验表明,长期超负荷运动或劳作,不仅可加重关节面的磨损,而且还对关节产生高应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软骨的退变。而另一方面,适当、正确的运动和劳动方式却可以预防或治疗骨性关节炎。因此,运动和劳动是一把双刃剑。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错误认识4:特效药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组织一样,有些吹嘘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谓特效药,纯属子虚乌有。骨刺虽无法消除,但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疗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刺,是在于是否“永久”消除由于骨刺引起的炎症。

错误认识5:手术治疗胜过保守治疗

手术虽可切除骨刺,但应仅限于极少数压迫神经、血管、脊髓,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刺。因为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外伤,可能对一些病人会造成无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质增生得更快。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关于骨刺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骨刺并不会引起症状,可暂时予以观察。

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多数采用对症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如果骨刺压迫神经,或明显限制活动功能,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骨刺是退化、老化的结果,长了骨刺后,受某些诱因如活动过量、天气变凉等出现急性疼痛时,可给与对症止痛治疗,如外敷止痛药、膏药,口服止痛药,给与理疗等来缓解症状。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一般治疗

包括进行患者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行动辅助治疗,适用于所有骨关节炎患者;早期患者,依据患者的需求和一般情况,可选择适宜的基础治疗方案。

①适当运动

长了骨刺,并不是说就不能动了。相反,适当引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增加关节稳定性,可以选择散步、骑车、游泳等对膝关节负荷较少的引动方式。

②注意休息

活动后出现疼痛时要注意休息,疼痛也是人体保护关节的一种信号。所以引起疼痛的动作要少做一些。比如蹲厕疼痛就改坐便,爬山、爬楼梯多了疼痛就不要爬山、少爬楼梯。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③减体重

体重过大会加速关节磨损,尤其是膝关节的磨损,适当减少体重可以减轻膝关节所受的压力,减缓关节磨损,抑制骨刺生成。

④注意保暖

骨关节对于寒冷潮湿比较敏感,很多老人一遇到寒冷潮湿,就会感觉到关节部位的疼痛。穿得暖和,对保护关节很有好处。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手术治疗

单纯骨刺并不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主因疼痛症状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或者骨刺压迫了神经、血管、肌腱等而需要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可行微创关节镜手术去除骨刺,或者开放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多锻炼就不会长骨刺了吗?特效药能消除骨刺吗?-健康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骨刺   特效药   骨质增生   膝关节   肿痛   止痛药   软骨   炎症   磨损   关节   症状   患者   百科   疼痛   手术   错误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