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的历史变迁

今灵山县境,古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灵山县境属象郡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今灵山县境归南越国管辖。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年),今灵山县境属南粤王辖地。

灵山的历史变迁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 汉建安八年(203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三国时期,今灵山县境为吴国辖地。黄武元年(222年)今县境属交州合浦郡辖地。吴黄武五年(226年)吴国从交州一部划出设置广州,今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晋朝,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设置宋广县,县治在今陆屋镇古城村,隶属同年设置的宋寿郡(郡治在今钦州市钦北区)。齐设置封山郡及安金县,郡、县治均在今武利镇安金村,隶属越州(州治在今浦北县)。梁中大通四年(532年),设置宋广郡,与宋广县同驻今县陆屋,隶属安州。改安金县为封山县,改隶合浦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宋广郡、县废改为新化县,隶属安州。次年,新化县又改为内亭县,隶属钦州;并设置南宾县,县治在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隶属钦州。开皇二十年(600年),设置遵化县,县治在今新圩镇新院村,隶属钦州。大业三年(607年),内亭、南宾、遵化改属钦州改置的宁越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内亭、南宾、遵化等县复改属钦州。次年,设置南亭州,州治在今陆屋镇。领辖原隶钦州之内亭、遵化等县,以内亭县为州治。贞观二年(628年),南亭州废,内亭、遵化两县复隶钦州。贞观十年(636年),钦州州治迁南宾县南宾寨(一说元和年间钦州迁治),南宾县治迁建峰子岭南(今灵城街道棠梨村境内),并更名灵山县(此更名时间据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另一说为天宝元年,即742年,为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因县西一里永宁坊有石六峰,其山纯石平地耸立六峰,内一峰曰龟峰。龟乃灵物,故以名县。天宝元年(742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改隶宁越郡。乾元元年(758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复改隶钦州。

五代属南汉辖地。灵山、内亭、遵化三县隶属钦州。宋开宝五年(972 年),钦州并省 废遵化、内亭、钦江等县入灵山县。 治平二年(1065 年),灵山县治从峰子岭迁石六寨(六峰山东侧,即今县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改隶钦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灵山县改隶钦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灵山县改隶钦州。洪武九年(1376 年),灵山县又改隶廉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灵山县复隶钦州。

清朝,灵山县隶属廉州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朝廷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长滩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民国元年(1912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军政府绥靖处。民国3年(1914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道。

民国9年(1920年),灵山县直隶广东省政府。民国19 年(193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路专区。195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1951年5月14日,灵山县随同钦廉专区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管。同年9月21日,灵山县析出那楼、光华、那路、新江、那礼、百济、均安、灵华等 8 个乡,划归邕宁县管辖。同月27日,灵山县改属钦州专区。1952年3月8日,灵山县正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管辖。1953年 6 月,灵山县析出旧时路、长山、横山(升平以南),划归合浦县管辖;析出木山乡,划归横县管辖。并划辖原属横县的邓塘、岭平、沙塘等地。1955年5月31日,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合浦专区。1959年3月20日,灵山县改属湛江专区。 1965年6月26日,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71 年,灵山县改属钦州地区。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和县级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灵山   宾县   开皇   新化县   灵山县   遵化   钦州市   钦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北区   县境   广东省   元年   民国   专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