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别名

府中俞、膺中俞、膺俞、龙颔。

来源

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定位

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即云门穴下1.6寸。


「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胸部骨度分寸

「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如图:

两锁骨中点的距离:8寸

两乳头间的距离:8寸

虽然,这四个点相连,组成的是一个梯形,但是,骨度分寸这里规定都为8寸。

释义

中:内,里。有方位之义,四方之中央为中,左右之间亦为中。

府: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叫府,藏兵车的地方叫库。

此穴在胸中,为胸中肺气结募聚会之处,系手、足太阴之会穴,因名中府。

《黄帝内经明堂》:“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

经典论述

《针灸甲乙经》

中府:肺之募也。一名膺中俞,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手,足太阴之会。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五壮。

肺系急,胸中痛,恶寒,胸满悒悒然,善呕胆,胸中热,喘,逆气,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肩背风,汗出,面腹肿,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胀,皮肤骨痛,寒热烦满,中府主之。

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太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百症赋》

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针灸大成》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

中府一名膺俞  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肺之募募,犹结募也,言经气聚此,手足太阴二脉之会。针三分,留五呼,灸五壮。主腹胀,四肢肿,食不下,喘气胸满,肩背痛,呕啘,咳逆上气,肺系急,肺寒热,胸悚悚,胆热呕逆,咳唾浊涕,风汗出,皮痛面肿,少气不得卧,伤寒胸中热,飞尸遁疰,瘿瘤。

功效主治

1.肺之募穴

可治:咳嗽、气喘、胸痛。


2.手、足太阴交会穴

亦可治疗肩痛,上臂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预告

天府


「针灸」58.中府(手太阴肺经)

来之,安之,赞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太阴   云门   针灸   黄帝内经   之义   寅时   大成   兵车   应手   素问   寒热   胸中   分寸   动脉   距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