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介绍及防治

犊牛腹泻是常发的一种胃肠疾病,常在出生后2~3天内开始发病,对犊牛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

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可引起犊牛腹泻;饲养管理中母牛和犊牛的管理没有做到位,都能引起犊牛腹泻;除此之外,应激反应和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因素。

犊牛腹泻介绍及防治

犊牛腹泻的防治:

1、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要保证干草喂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以减少犊牛中毒性腹泻出现的可能。

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以使犊牛产生主动免疫。

犊牛腹泻介绍及防治

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充足,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消毒,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

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母牛要适当运动。牛舍地面每日用清水冲洗,每隔7天~10天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

凡进入产房的牛,每日刷拭躯体1次~2次,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犊牛腹泻介绍及防治


2、犊牛的饲养

新生犊牛出生后30分钟内必须吃初乳,因为初乳含有多种抗体,可以增强犊牛的免疫力。同时饲喂犊牛要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温”,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犊牛在30日龄~40日龄,哺喂量可按初生体重的1/10~1/15计算,1个月后可逐渐使全乳的喂量减少一半,用等量的脱脂乳代替。

2月龄后停止饲喂全乳,每日供给一次脱脂乳,同时补充维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饲喂发酵初乳能有效预防犊牛腹泻。初乳发酵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为10℃~12℃。每天可加入初乳重量1%的丙酸或0.7%的醋酸作为防腐剂。保证饮乳卫生和饮乳质量,严禁喂食劣质牛奶和发酵、变质、腐烂的牛奶。应将初乳和牛奶加热到36℃~38℃后饲喂。


以上治疗措施仅供养殖朋友参考,如果对部分内容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兽医或下载畜牧堂开启视频诊疗服务,遵从兽医的专业建议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犊牛   牛舍   消毒药   初乳   大肠杆菌   母牛   产房   兽医   疫苗   产后   维生素   饲料   干燥   牛奶   清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