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粘膜病如何预防与治疗?

牛粘膜病如何预防与治疗?下面来和畜牧堂动物视频诊疗一起来看看吧。牛黏膜病是一种病毒病,兽医通常称为牛病毒性腹泻病。牛黏膜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当病牛抵抗力降低时,更易被病毒感染。

临床症状

牛粘膜病如何预防与治疗?

潜伏期7天~14天,多数呈隐性感染。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

1、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上升到40℃~42℃,持续4~7天,之后下降,第二次体温上升。病畜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天~3天内可能有鼻镜和口腔黏膜表面溃烂,舌表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伤之后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后带有黏液和血液。有些病牛出现蹄叶炎皮肤溃烂坏死,从而导致踱行。通常死亡1-2周,少数病例可以推迟一个月。

2、慢性病例很少有发热症状,体温出现轻微波动。主要表现鼻镜溃烂,甚至连成一片,眼常有分泌物;口腔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具有明显的踱行;腹泻出现不定。多数病例死于2个月~6个月内。

牛黏膜病的防治

牛粘膜病如何预防与治疗?

防治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收敛、止泻、强心、补液的对症治疗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

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发病牛及时隔离,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对症治疗:10%葡萄糖注射2000毫升、氨苄青霉素25支、环丙沙星适量,黄色素注射液3盒,用法为一次静脉注射,连用2~3天,每天1次;林可霉素注射液1盒,用法为一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

预防应遵守的原则:

牛粘膜病如何预防与治疗?

①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凡要引进的牛,不得从疫区引进;应先对新引进的牛进行血清中和试验,阴性的,再到场内引进。严禁将病牛引入场内。

②公牛及其精液能将本病传播,故应加强公牛检疫,不使用有病公牛的精液。定期对全群牛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本病在牛群中流行状况。如果发现少数牛抗体时,应淘汰,防止病情扩大。

③病牛场与健牛场坚决隔离,严禁病场人员进入,防止黏膜病的传入。

以上就是牛黏膜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动物看病上畜牧堂,百名兽医在线,免费视频问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环丙沙星   在线   门齿   鼻镜   黏膜   注射液   分泌物   粘膜   精液   场内   公牛   病例   兽医   体温   症状   口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