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有些地方还称饺子为“扁食、娇耳、煮角、月牙馄饨”等。春节吃饺子,除了味道鲜美,还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多多”,于是有了“好吃不过饺子”的美誉。戊戌年春节又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期待着“皮薄馅多”的饺子登场,然而对于“胃病”病人,或者说消化不好的朋友来说,饺子也可能是个华丽的“糖衣炮弹”。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享受饺子美味的同时,又保护好自己的胃呢?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作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过程中,有些朋友经常反馈说:“吃过饺子之后胃特别难受”,原因何在?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饺子属于“死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未经过发酵的面。未经过发酵的面,缺少一些酵母成分,其进入人体胃肠道之后,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导致“泛酸烧心、腹胀打嗝”的消化道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胃肠道出血,尤其是肝硬化病人。饺子影响胃肠道功能的第二个原因,在于饺子的蒸煮方式。在煮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为了防止饺子“破皮”,往往要间断的往锅里加冷水,这种加冷水的方式,影响了饺子皮成分的变化,导致饺子不易消化。饺子影响胃肠道功能的第三个原因,在于饺子馅的“不熟”或者难以消化,这个原因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因素。一般来讲,韭菜、韭黄作为饺子馅,对于胃肠道有刺激性;大的肉块出现在饺子馅中,也不容易消化和煮熟。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饺子虽好,胃肠功能却不给力,这是很多胃肠功能不好朋友的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吃“饺子”,最大程度的规避“饺子”所带来的胃肠伤害呢?第一,尽量选用纯正的面粉制作饺子,这样饺子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相对比例合适,并且不含其他的添加成分,对于胃肠道的刺激性最小。第二,在饺子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醒面”的过程,因为“醒面”的过程,是面粉的一种自我简单“发酵”,有利于后期蛋白质的消化。醒面的时间不定,一般是30分钟,温度过低时需要保温,或者延长醒面的时间;醒面的时候,要注意防止水分的快速流失,所以不能放在通风处,有些人喜欢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或者在面盆上面放个盖子。第三,饺子皮尽量擀的稍微薄些;肉馅尽量“搅打”的足够“泥”些;饺子馅尽量不选用韭菜、韭黄;饺子皮和饺子馅的比例合适,不是馅越多越好。第四,饺子下锅后,一定要等水滚之后再加凉水,加凉水的量适当控制,不可每次加的过多。第五,建议“原食配原汤”,也就是吃饺子时喝饺子汤,因为中国营养学中有一种默认原则“原汤消原食”。从营养学的角度讲,饺子汤中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消化酶等成分,利于食物的消化。

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戊戌之年,春节已至,吃好饺子,养好脾胃。也希望朋友们提出更好的健康饮食观点,毕竟,健康是戊戌年的主题元素。

戊戌春节到 饺子帮“胃”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饺子   韭黄   春节   饺子皮   营养学   刺激性   韭菜   凉水   面粉   蛋白质   冷水   胃肠道   成分   原因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