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中医刺血疗法(建议收藏)


常见疾病的中医刺血疗法(建议收藏)

一、昏迷、休克

昏迷形成的病因比较多,如脑疾病、中毒等,严重时,用各种强刺激均无反应,意识完全丧失。

引起休克的原因也很多,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唇绀,血压下降,脉细无力,意识障碍等。

【治疗】

人中、十宣、中冲,三棱针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百会,印堂-太阳,梅花针循经弹刺出血。

【附方】

人中、太阳、百会、涌泉、内关、足三里,放血,以上穴位间隔1小时后再刺。

  【土方】

用小刀片或竹尖针刺十宣穴,放出血。

 一般昏迷、休克可用缝纫针、大头针等针具轻微点刺人中穴,然后手挤捏人中出血。

二、中暑

中暑一般是夏季出现的疾病,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

  凡遇中暑患者,应迅速将病人扶(或抬)至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擦干汗水,用风扇驱热,并喝一些淡盐水或冷饮。如果中暑严重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采用针刺放血疗法。

【治疗】

中冲、委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大椎、命门、委中,火罐拔吸2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1、人中、十宣、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微血。

  八髎、曲池、承山,火罐拔吸5分钟。

  昆仑、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2、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重点刺胸背、腰背部、肘窝;人中点刺,指尖放血,手法中度或较重刺激。

【土方】

用瓷汤匙或破瓷碗边(必须光滑圆钝)蘸水或油刮病人的前胸、背部正中,双侧腋窝、肘窝,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

【古方】

1、用瓦针(三棱针)刺十个手尖的部分十宣穴或手弯筋(曲泽穴)、足弯筋(委中穴)。针刺前,必须在每一穴的上部,把血拍打到穴位上,使之充血后再行针刺出血。

2、用三棱针在少商刺血,如果手指冷,应先使充血后再刺。

3、将患者口撑开,看患者舌下处有紫筋三股,并用男左女右方法,刺出紫血一点,患者立即苏醒,但切不可针刺中间一根筋。

三、痧症

  此症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它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胀累,麻粟感等。多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乘虚侵入机体,使机体气血阻滞,气机运动失常而发病。

  【治疗】

  十宣、委中,三棱针放血。

肘窝、脊椎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10分钟。

【附方】

 舌下静脉(金津、玉液),三棱针刺出血。

委中,梅花针弹刺加火罐10分钟拔吸出血。

【土方】

1、用大号缝衣针挑刺肘窝、膝窝出血,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

2、用手蘸冷水拍打肘、颈后部,然后两手挟提成红紫色,再挑刺出血。

 3、十宣处放血。


四、电击

凡抢救电击者,应迅速将电源关闭,或用干竹竿、木材等绝缘物将电源与患者分开,并将患者移至通风处,轻的可很快恢复;重的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可采用放血疗法。

【治疗】

人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涌泉,梅花针加火罐拔吸3分钟。

脊柱两侧、前胸,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合谷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内关、中冲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五、溺水

将溺水者俯卧,足高头低,人工呼吸。将舌头拉出,以免回缩堵塞呼吸道。或者撬开嘴,擦去鼻腔、嘴里的泥土、杂草及泡沫,以免阻塞呼吸道。若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同时也可采取针刺放血疗法。

【治疗】

人中、会阴,三棱针放血。

大椎、肺俞、膻中,火罐拔吸5分钟。

百会、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用三棱针刺十宣、中冲放血,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和前胸,用火罐在胸前、背部进行走罐拔吸。

六、误死

误死者多见于死者平素无病,突然因卧或坐、行走时倒地昏死,或同他人争吵,情绪激动或过度喜、怒、悲、恐,忧、思、惊而突然昏死。 【治疗】

人中、十宣、涌泉,三棱针刺出血。

膻中、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头部、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少商、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太阳、印堂,梅花针循经弹刺。

【古方】

将患者口用铁器撬开,以三棱针或竹尖刺金津、王液二穴,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

七、虫蛇咬伤、狂犬咬伤

患者被毒蛇咬伤后,应迅速用带子或布条在伤口上端(约3-6厘米)扎紧,以阻止毒液向上扩散,并立即进行放血治疗。

【治疗】

在被毒蛇咬伤的患部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出血,用手挤或火罐拔吸。

在针刺放血时,应将患肢放低,进行针刺后,应用手在上都往下推挤压,以促使毒液排出。

【土方】

当被毒蛇咬伤后,患者可立即用小刀或锐利物划破患肢部位,然后自己迅速用口吸吮或用手挤捏出血。

【古方】

如上肢被咬伤,刺八邪穴出血;下肢被咬伤,刺八风穴,均用粗针或三棱针,梅花针沿手背(足背)横刺出血。


八、晕车、晕船

当患者晕车晕船时,最好闭目休息,意守脚掌趾,不可向窗外观看,以静为主。由于空气不流通引起者,应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同时也可采取放血疗法治疗。

【治疗】

人中、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一百会-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l、用三棱针在少商处放血。

2、用梅花针从肘窝-腕关节弹刺。

3、火罐沿脊柱两侧循经走罐3次。

【土方】

手指弯曲,用食、中二指第二指关节蘸水挟弹病人的印堂穴及颈部两侧和背部脊柱两旁的皮肤,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可用锋利物点刺微出血。

九、煤气中毒

在发现煤气中毒患者时,应立即把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如停止呼吸者,应采用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当患者苏醒后可进行针刺放血。

【治疗】

人中、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梅花针重刺后颈部、头部百会-风池穴、骶骨。

【土方】

用手从患者肩臂抱推至十宣放血。

【古方】

在人中、大椎两穴点刺出血,患者即可苏醒。

十、食物及药物中毒

由于患者误吃了有毒食物、变质食品和有毒药物,产生昏迷,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应立即进行抢救,最好立即进行催吐。将患者吃过的东西吐出,然后配合服中、西解毒药物,也可采用放血疗法治疗。

 【治疗】

十宣、大椎,三棱针刺出血。

  腹部,走罐拔吸10次。

脊柱、肘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人中、十宣两穴用三棱针放血。

 【古方】

1、然谷、上巨虚点刺出血。

2、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第二节 内科刺血

一、中风

病人平素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肝失健运,痰热聚集。如血随气逆,风痰上扰,上冲于脑,则突然昏迷,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致使气血运行失调,则口眼斜,半身不遂,为邪中经络。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人中、手十二井穴,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5分钟。

后颈部、翳风、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十宣、足三里,三棱针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循经走罐。

在患恻的有关经脉上沿经叩打,阳经与阴经交替施术。

【土方】

用柳条轻微抽打患侧或脊椎两测,肤红为度,然后用锋利物叩刺出微血。此法体弱者隔天一次,体强者每天一次。

【古方】

1、用三棱针刺手十指和十二井穴。

2、用三棱针刺委中、足三里。

刺络拔罐肩髃、环跳。

梅花针弹刺合谷、曲池、阳陵泉、悬钟等穴。

 

二、头痛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由于外感风寒,邪气上犯,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或感受风热,邪气上扰;或外受湿邪,邪气上侵;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气不足,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亏虚,脑府失去充养等。此外因损伤头部,血瘀于脉络之中也可发病。体虚者配合用药.实证则多泻气血为主。

【治疗】

太阳、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风门、肝俞,火罐拔吸5分钟。

额前、颈后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列缺、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神道、肺俞、脾俞,火罐拔吸5分钟。

梅花针沿肘窝横纹与腘窝横纹叩打。

【土方】

1、在头痛处用针刺出微血,然后用头巾包于额顶部,

以避邪风。

2、用带刺的树条在头痛处进行反复叩打,然后白酒洒

在头上进行摩擦,此法镇痛效果好。

【古方】

1、针刺百会微出血,头痛者立愈。

2、偏头痛者:梅花针沿印堂-太阳弹刺患侧,微出血。

额顶痛者: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微出血。

额后痛者:用梅花针从百会穴分别弹刺至肩并穴,微出血,可在大椎拔罐5分钟。

三、胃痛

胃痛即胃脘痛,由于痛近心窝部,民间有称心窝痛,此痛多由忧郁,恼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塞;或气滞日久,造成血脉凝涩,瘀血内结;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内生虚寒,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此外,过食生冷及湿热虫积等皆可形成。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脾俞、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腰背、胸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脘、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梁门、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中脘、内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痛部,肤红为度,用大头针挑刺出血,立止。

2、前胸从腹正中线,后背从脊椎线,分别用梅花针由上至下循经叩刺至肚脐和命门。

四、腰痛

 此病多由于年老体弱,或劳累过度,以致肾精亏虚,腰府失养;或居处潮湿;或因跌打损伤,血瘀于脉络;或涉水冒雨,感受寒湿之邪,造成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虚则补气补血,实则泻气泻血。

【治疗】

腰俞、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阳关、阿是穴,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腰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肾俞、腰阳关,三棱针刺出血。

 命门、肚脐,火罐拔吸10分钟。

腰两侧旁、环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酒拍打膝窝部,肤红为度,挑刺红点出血。

2、用树条或软竹条醮姜水,拍打腰部,然后用大头针点刺出血。

【古方】

昆仑、委中、承山放血,腰痛立止。

五、胸痛

此病分为外感胸痛及内伤胸痛。外感胸痛,多为湿热犯肺;内伤胸痛,多为寒痰壅塞,水饮留积胸胁,心阳不足或心血瘀阻所致;亦有因肝火上犯所致者。虚则顺气宽胸,实则泻血通络。

【治疗】

心俞、膻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膻中、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火罐拔吸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胸痛用梅花针或大头针顺胸肋弹刺,并进行深呼吸,吸气弹刺。

【古方】

陷谷、期门针刺出血,胸痛立止。

六、胁痛

肝脉布于两胁,七情郁结,肝气失其条达,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故发病多胁痛;亦有因经血亏损,血少不能濡养肝络;或因闪挫络脉停瘀等,均可导致胁痛。虚则用药配合,实则泻血补气。

【治疗】

阳陵泉、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辄筋、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胁痛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肝俞、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椎两旁,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弹刺胁痛处,走罐10次,然后再弹刺出血。

2、术者双手指尖分别左右顺胸胁间,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地推揉,肤红为度,然后大头针点刺红点出血。

【古方】

1、丰隆、厉兑、支沟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陷谷穴三棱针刺出血,胁痛立止。

3、大椎、肝俞、身柱、阿是穴等,用火罐拔吸15分钟。

七、腹痛

腹痛多由暴怒伤肝,肝气郁结,以致腹中气机阻滞;或过吃生冷,寒邪内停,收引脉络;或脾阳不振,寒从中生,凝滞血脉;或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气机不利等形成。亦有由虫积引起的。肠痈不包括在内。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身柱、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天枢、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下脘、天枢,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气海,章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一肚脐,梅花针弹刺10次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膝窝处,挑刺委中穴。

2、用手从大腿上方抱推往下至商丘,针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针刺放血。

【古方】

1、点刺神阙、公孙放血,痛立止。

2、三里、内庭放血,腹痛止。

 

八、痹证

痹证多因体质素虚,卫外不固,腠理空疏,汗出当风,涉水感寒,久卧湿地等而成。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痹阻于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而成风寒湿痹。有因经络先有蕴热,又遇风寒湿邪侵袭,里热为外邪所郁,气血失于宣通;或因风寒湿邪郁于肌肤脉络之间,留而不去,化成热。行痹、着痹,以放气除寒湿为主;痛痹、热痹,以刺止泻热镇痛为主。

(一)上肢

【治疗】

腕骨、合谷、手三里、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肘部、腕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曲池、外关、阳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从肩部向下走罐,肤红为度。

四指间放血,用梅花针沿腕弹刺手指。

【土方】

1、梅花针蘸上药水沿上臂循经弹刺上肢,在患处多重叩。

2、在肘部、腕部或患 处用大头针点刺出血后,白酒擦揉,然后用艾火灸1分钟。

3、梅花针点刺出血后,用姜、艾叶合水而擦洗数次。

(二)肩背

【治疗】

大椎、肩髃,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外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肩井、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肩胛呈圆形弹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有刺的树条抽打患部,肤微出血为度。

  2、用大头针点刺肩髃处,火罐拔吸出血。

 【治方】

 腰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秩边、殷门,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患部,梅花针刺出血。

【附方】

 八髎、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环跳,火罐拔吸15分钟。

  腰部,梅花针刺出血。

【土方】

 1、在膝窝处用大头针刺出血。

 2、在膝窝处用刺条抽打出血,也可在腰部抽打出血。

  3、火罐在腰、股痛处拔吸2分钟,然后针刺拔罐出血。

(四)下肢

 【治疗】

 厉兑、解溪、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承山、涌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丘墟、阴陵泉、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大椎、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刺条蘸酒拍打患部,肤红微出血。

2、术者用手从大腿抱推至脚趾,然后脚趾放血。

九、痿证

  此证多因热邪犯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或因湿热之邪蕴蒸阳明,筋脉驰缓不用;或因久病体虚,房事过度,肝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一)上肢

【治疗】

腕骨、肩贞,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腕部、四手指,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曲池、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颈肩部、外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下肢

【治疗】

 窍阴、悬钟、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俞、命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阳关、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下巨虚、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环跳、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足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背部脊柱由上至下拿提,肤红为度,点刺出血。

十、癫狂

癫征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癫证一般为情志不逐,谋虑太过,积忧久郁,损伤心脾,也可因气郁生痰,蒙蔽心窍所致。狂病多因暴怒,损伤肝胆,气逆化火挟痰,上蒙清窍;或因惊恐,神明不能自守而成。

【治疗】

少商、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涌泉,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头部、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将患者两大指绑上,然后用三棱针重刺少商穴出血。

【土方】

用针刺长强穴呈梅花形,然后挤压出血。

十一、眩晕

  此证多因肝肾阳虚,肝阳土亢;或脾失健运,内生痰湿,阻遏清阳;或先天不足,劳伤过度,导致肾精亏损,精不生髓,脑府失充,或久病耗伤血气,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两亏,气血不能上荣脑府等形成。虚则补气养血,实则泻血放气。

【治疗】

百会、太阳,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心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商丘、太冲,三棱针刺出血。

身柱、神道、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用梅花针弹刺。

【土方】

1、人中、十宣放血。

2、用手从肘部推至少商处放血。

【古方】

在印堂、太阳、百会穴放血,治疗眩晕。

十二、心悸

  此证多因忧虑过度.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突然受惊恐,致心神不安;或因失血过多和病后血气未复,致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因痰火内扰,以致心气被阻;或因心阳不振,水停心下;此外尚有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等引起。虚则用补,实则宜泻。

【治疗】

心俞、神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拔吸走罐10次。

内关、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三阴交,三棱针挑刺出血。

大椎、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十宣处连续用大头针点刺出血,由轻到重。

【古方】

1、在心俞处挑刺出血,三阴交用梅花针弹刺。

2、神门、少冲、然谷、阳陵泉等穴,点刺出血。

十三、不寐

此证多因思虑劳倦,脾气受损,生化不足,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或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情志抑郁,心神不安等多种因素导致而成。虚则益气补血,实则放血活气。

【治疗】

神门、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神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骶部、头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头窍阴、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心俞、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中脘、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隔日1次。

  2、用三棱针在足三里处挑刺出血。

十四、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多因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或风热等邪气所致。邪气侵袭机体,多以表皮或口鼻而入,使胃气失宣或肺气不利,出现邪气束表或邪气犯肺等症状。寒则放气拔罐,热则刺络放血。

【治疗】

少商、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肺经叩打,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膀胱经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姜蘸莱油在患者背部抱刮肤红,或挑刺出血。

2、用酒擦于肺部(肺俞穴)肤红为度,大头针挑刺出血。

3、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池、合谷、曲池、迎香穴等出血。

【古方】

1、大椎穴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吸。

2、然谷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十五、咳嗽

咳嗽为肺脏的常见病症,其致病原因有两方面:一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从口鼻及皮毛而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二为其他脏腑有病影响及肺,或七情所伤郁久化火,肺中燥热或牌虚生痰,上塞于肺而成。虚则用药,实则刺血放气。

【治疗】

太冲、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气管两侧、中脘、内关、太渊等穴,梅花针弹刺。

【附方】

少商、丰隆、风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胸、背、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肺俞、膻中穴点刺拔罐出血。

【古方】

1、针刺列缺、少商出血。

2、梅花针沿肺经叩打出血。


十六、哮喘

此证可分虚实两类。虚证,主要指肺、肾,由于肺气虚,气无所主,则肃降失权。肾气虚,下元不固,则气失摄纳。实证,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犯肺,则宣降失职。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积湿生痰,痰浊犯肺而成。虚则补气,实则刺血。

【治疗】

列缺、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中府,火罐拔吸 15分钟。

脊柱两侧、胸、背、腰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膻中、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膏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颌下、气管两侧、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华盖、腹中穴用手指点揉200次,然后大头针点刺出血。

【古方】

在肺俞、天突穴上挑刺出血。

十七、呕吐

此证多为忧郁恼怒伤肝,肝气犯胃,导致胃气上逆:或饮食不节,食滞中脘,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虚弱;或胃阳不足,胃纳失常;或因寒热之邪犯胃,胃气失和等形成。虚者宜补气为主,实则宜泻,刺血为主。虚实兼顾,配合药治。

【治疗】

足三里、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任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脾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下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阳明胃经、内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承浆穴出血(点刺后双手挤捏出血)。

【古方】

在金津、玉液穴放血。

  

十八、吐血

此证多为脾、胃、肝三经阴阳不合。由于胃热过甚,血浮于上,或思虑伤脾,不能统血;或暴怒伤肝,血随气逆等而成。用放血疗法治吐血,主要以泻胃热,平肝怒为主,血不可多出。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内庭、胃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厉兑、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足三里、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在厉兑、足三里、胃俞等穴挑刺出血。

十九、泄泻

此病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因脾胃虚寒和肾阳不振等所致。虚则少放血,实则多泻血,另配合服中、西药治疗。

【治疗】

曲池、内庭、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二间、上巨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旁,下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针点刺脐中四边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长强穴出血。

2、火罐拔吸脐中15分钟,然后用针点刺出血。

二十、黄疸

  此证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损伤肝、胆、脾、胃的机能,以致湿邪停留或湿热蕴积而成。病性偏于热者为阳黄;偏于寒者为阴黄。寒者多拔罐,热者多泻血。

【治疗】

 行间、胆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胸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肝俞,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颈后部,用梅花针挑刺出血.然后加上3个火罐拔吸再次出血。

  【古方】

  1、在颊里穴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百劳、足三里、中脘等穴挑刺出血。

3、用三棱针在脾俞穴上挑刺出血。

二十一、阳痿

  此证多因早婚纵欲,房事过度,肾气亏损,以致命门火衰,精气虚竭;或因恐惧伤肾,均能导致阳痿。虚则宜补,实则宜泻。

【治疗】

肾俞、复溜,三棱针点刺出血。

关元、膀胱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三阴交、命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三阴交、关元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腹股沟内侧出血。

  【古方】

l、在然谷穴放血。

2、在大赫穴挑刺出血,然后拔罐5分钟。


二十二、疟疾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感受风寒暑湿等邪,伏于半表半里,营卫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病。如久疟未愈,反复发作,耗伤气血,痰凝结于胁下,形成疟母。

【治疗】

  陶道、阳辅,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后溪、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背部,火罐走罐拔吸20次。

曲池、合谷、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粗缝衣针挑背部红点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刺十宣出血。

2、用三棱针挑刺十二并穴出血。

第三节 妇科刺血

一、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等有了改变,

并且出现其他症状而言。此证多因忿怒郁结,思虑过度,损伤肝、脾、冲、任四脉,或气血虚弱,寒热之邪客于血分等所致。常见症状有经期超前、退后、或无定期。虚则多放气,实则多泻血。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肝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足三里、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梅花针弹刺天枢、石门、照海等穴。

二、痛经

痛经即是经期腹痛,以缓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因行经期感受寒邪,客于胞宫、凝滞经脉,经行受阻而痛:或因精神紧张,抑郁暴怒,气滞经行不畅;或因平素体虚,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以致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运行无力,以致痛经。虚则用药,实则泻气血。

【治疗】

太冲、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关元、中极,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腰背部、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肝俞、天枢,火罐拔吸10分钟。

气海、三阴交、期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阿是穴上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在地机、次髎二穴处挑刺放血。


三、崩漏

崩漏病是以妇女的经血妄行,量多且非时而下为主证,

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邪热迫血妄行;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以致冲、任不固;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伤及脾气,脾虚失于统摄。亦有因胞宫血瘀等形成者。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走罐拔吸10次。

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隐白、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火罐拔吸15分钟。

骶部、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1、百会、水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血海、水泉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四、滞产

此证多因初产精神紧张,或临盆过早,致胞浆早破,下血过多;或因体弱气血不足而引起。可用药配合治疗。

【治疗】

至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外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至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昆仑、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1、在独阴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梅花针弹刺肩并穴出血。

五、恶阻

此证多因受孕以后,月经停止,以致肝经郁热,气逆于上,或孕妇素有内热,加之受孕之后热壅于胃,造成胃气上逆,或孕妇肾阴不足,虚阳上浮所致。亦有因脾胃虚弱,痰湿内停而引起者。虚则放气为主,实则泻血为主。

【治疗】

三阴交、至阴、承浆,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命门,梅花针弹利出血。

【附方】

太冲、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金律、玉液出血,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

 【古方】

在厉兑、公孙穴放血。

六、产后血晕

此证多为妇女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妇妊娠期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分娩时精神疲倦,以致气血不能上奉而成。虚则用药、放气,实则泻血、顺气。

【治疗】

人中、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冲、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章门,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丰隆,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或大头针叩刺患者两眉出血。

【古方】

在太阳穴突出处用三棱针放血。

七、乳少

由于产妇身体素弱,或因临产失血过多而致气血不足,不能生化乳汁者属虚;如情志失调,气机不畅,经脉壅滞,而致乳汁不行者属实。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少泽、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白、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任脉、足少阴肾经,梅花外循经弹刺出血。

【古方】

  在膻中、少泽、太冲等穴点刺微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乳根穴。

八、脏躁

多为平素喜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上扰神明,或因思虑伤脾,脾不运化,造成心血不足,以致心脾两虚;或内有痰热,上扰神明等所致。虚则行气刺络拔罐,实则活血泻血。

【治疗】

大敦、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胸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行间、少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心俞、足三里、丰隆,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少冲穴处放血。

【古方】

用三棱针挑刺或点刺百会、人中穴。

第四节 儿科刺血

一、小儿发热

此证多为小儿感受风寒、邪气束表,肺失宣达;或饮食不节,贪食过多,食积内停,蕴积化热等困素致成。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商阳、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手太阴肺经,梅花针循经叩打。

 【附方】

太白、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肺俞,火罐拔吸5分钟。

任脉、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土方】

  用三棱针或大头针刺四缝出血(点刺四缝穴处的静脉)。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手十井(少商、商阳、中冲、关冲、

少泽双侧)出血。

 2、梅花针可轻微弹刺内关、足三里出血,治小儿发烧

不思饮食者。

  3、治小儿发烧兼便秘者,用三棱针点刺人中、照海出血。

二、急惊风

小儿属娇阳之体,易受外邪,每因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生风,或因痰热、或受惊恐而成,出现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因发病迅速,症情急暴,故称急惊风,多见于3周岁以下小儿。

【治疗】

十宣、人中,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肘窝、膝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人中、大椎穴,然后用两指拿提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人中、十宣、涌泉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阴陵泉、太冲、大椎等穴出血。

三、慢惊风

  小儿慢惊风多因体虚或大病之后,脾胃受损,虚土木盛,虚风内动;或因急惊风延及日久,转化而来,出现抽风,形瘦,腹泻等症状,多见3岁以内小儿。

【治疗】

行间、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气海,火罐拔吸5分钟。

章门、内关、肝俞,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蘸酒点刺肘窝出血。

【古方】

在神道穴用三棱针挑刺出血。

四、脐风

由于断脐时不慎,毒邪侵入经络,以致肝风内动,促成脐风。

【治疗】

百会、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承山、颊车,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少商、中冲、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火罐拔吸2分钟。

曲池、昆仑,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鼻侧从上斜下隆起处,辨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用大头针刺出黄水,隔日再刺。

【古方】

1、在印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神阙穴,挤出黄水。

五、吐泻

小儿由于食乳不节,食滞内停,或外感寒湿之邪,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或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等引起。

【治疗】

商阳、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中院,火罐拔吸5分钟。

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风池、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在厉兑、二间,大肠俞等穴上点刺出血。

  

六、疳积

此证多因饮食不节,断乳过早,病后失调,药物攻伐太过,以及虫积等因素,使脾胃受伤,津液枯涸,不能消磨水谷,久之积滞生热,因热成疳所致。

【治疗】

四缝、鱼际,三棱针点刺出血。

上院,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内关、大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食、中、无名指、小指中节横纹中(分上四缝、下四缝),用大头外或三棱针挑刺出黄色液体,每日一次。

【古方】

1、在四缝处放血。

2、用三棱针点刺冲阳、公孙出血。

七、小儿麻痹

本病主要因感受暑湿时邪,滞留经络,湿热郁蒸,耗伤津液,气血不能通达四肢,筋脉失养,故成麻痹。

【治疗】

十宣、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患肢部、后颈、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解溪、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中脘,火罐拨吸10分钟。

阴陵泉、环跳、腰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患肢部位循经用梅花针叩刺出血。

2、先在四肢用手从上至下推至手指、足趾,然后用大头针在指尖放血。

 

第五节 五官科刺血

  一、耳赤痛

目赤痛民间称火眼、风热眼等,多因外感风热,郁而不

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发。

【治疗】

太冲、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太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轻微弹刺眼圈部、拿提出血。

 2、用大头针或三棱针挑刺耳尖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睛明等穴处放血。

  二、目翳

此症多因风热上壅,或肝虚不能上滋于目,或肝经积热,邪火上炎等所致。

【治疗】

睛明、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中府,火罐拔吸15分钟。

  眼周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攒竹、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大敦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用手指从膝关推揉此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后颈部和大椎穴出血。

  【古方】

  在中冲、少泽两穴处针刺出血。

  三、耳鸣、耳聋

此证多因肝胆之火上逆,致使少阳经经气闭阻;或因外感风邪,壅遏清窍;或因肾气虚衰,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中渚、侠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翳风、角孙、瘈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丘墟,三棱针点刺出血。

  胆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外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中渚穴用三棱针或大头针点刺出血。

  2、用梅花针在颔厌、悬厘上弹刺出血。

  【古方】

  在百会穴、后溪、昆仑、听会等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四、聋哑证

  此证除先天性外,多由于急性热病后,或患耳疾所引起。如听力尚未完全丧失者,用针刺放血疗法有效。

  【治疗】

  中渚、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耳部、颈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哑门、听会、足临泣、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飞扬、膈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百会、颅息等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复溜、廉泉等穴出血。

3、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循头顶正中线叩刺出血。

  五、鼻塞

此证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鼻塞不通,以致肺气不宣所致,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颈强,流涕等症状。

 【治疗】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尺泽、偏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列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迎香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然后火罐拔吸出血。

  六、鼻渊

此证多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肺气失宣,清肃失常。客邪上干清道,壅于鼻窍,则发为鼻渊。

【治疗】

印堂、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迎香,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迎香、上星等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鼻部、印堂-百会头顶正中线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曲差穴,用手拿提出血。

  七、酒糟鼻

此证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感凤寒,或脉络血瘀不散而成。

【治疗】

迎香、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素髎、内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脾俞、印堂,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鼻尖四周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迎香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列缺穴出血。

  八、鼻衄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蕴藏于肺,或久食辛辣厚味,胃火素盛,迫使血液妄行,上冲鼻窍而成。亦有因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而形成者。

【治疗】

少商、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尺泽、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弹刺出血、然后拔罐15分钟。

2、用梅花针点刺迎香、人中两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二间、内庭、上星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关元穴,然后拔罐出血。

3、用两手拇食指同时对掐昆仑、太溪4穴5分钟,然后三棱针点刺4穴出血。

  九、牙痛

此证多因胃经积热上冲,或风火之邪循经上扰;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亦有平素多食甘酸之物,侵蚀牙齿成龋齿等所致。

【洽疗】

颊车、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下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风池、大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牙痛点由轻到重地按揉10分钟后,三棱针刺出

血。

 2、用梅花针在列缺穴上点刺,然后按揉推旋15分钟。

  十、咽喉肿痛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邪气雍肺,上灼咽喉;或肾阴不足,阴液不能上润,加之邪火妄动;或胃、肺二经郁热,邪热上犯等因素造成。虚则放气,实则放血。

【治疗】

少商、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喉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商阳、陷谷,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肾俞、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尺泽、合谷、关冲,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商阳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的小经脉,用三棱针或大头针挑刺出血2~5滴,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古方】

1、用三棱针挑刺太溪穴出黑血。

2、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关冲穴出血。


  第六节 外科刺血

一、破伤风

受各种外来物的创伤之后,毒邪自创口袭于经络,循经窜扰,以致经脉拘急而成本证。病程稍久,则正气不支,邪毒内陷,终成危候。

【治疗】

太冲、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申脉,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阳关,火罐拔吸10分钟。

病变部位,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循督脉经穴用三棱针或梅花针轻微点刺出血。

  【古方】

在大椎、人中、太冲、二间,可用三棱针刺出血。

  二、瘰疬

此证多困喜怒忧思,肝气郁结,郁而生火,化液成痰,

痰火结于颈项或腋窝而成,或因外感风热,夹痰凝阻经脉,

使营卫不和,血气凝滞,或因肺肾虚弱,不能行气布津,津

液凝而成痰,痰湿流窜经络所致。虚则多补,实则多泻。

【治疗】

太冲、太白、行间,三棱针刺出血。

肝俞,火罐拔吸10分钟。

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京门、太渊、列缺,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胆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偏历、太溪、飞扬、复溜,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在患者背心部位推擦至皮肤有红点状,然后用大头针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水或血,每周挑一次。

2、用梅花针在患处弹刺出脓水,然后用火罐吸拔。

  三、瘿气

此证多因善怒忧思,致气结不化,痰瘀互凝,结于颈部。或外感六淫,水土不宜,致气血郁滞,搏于颈部而成。

  【治疗】

行间、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突、天容、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白、临泣,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鼎、曲池、期门,梅花针弹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在天突、天柱、合谷、翳风4穴处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在臑会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四、疔疮

由于患者饮食不节,贪食过多,损伤脾胃,脏腑缊热,毒热内发:或平素皮肤不洁,邪毒侵入,发于腠理等因素形成。

【治疗】

灵台、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阴郄、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巨阙、神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天宗、灵台、中枢、身柱4穴出血,然后用火罐拔吸15分钟。

2、用梅花针弹刺肩胛内缘,从上至下刺4排,然后手挤捏出血,用火罐拔吸15分钟。

【古方】

1、用三棱针在委中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再度出血。

2、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点刺出血。

 

  五、痄腮

  此证多因外感时毒,夹痰积热,邪热郁滞于少阳经脉;亦有因疹后余毒未尽,或胃火过盛等,邪气壅滞于腮部而形成。

  【治疗】

  临泣、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内关、天井,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阳池、角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手少阳三焦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耳尖、百会出血。

  六、乳痈

此证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塞,营气不和而成;或怀孕后血热内蕴,营气壅滞,而结成肿痈。

  【治疗】

  少泽、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期门、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内庭、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肩井、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背心处(第5一7胸椎旁开1.5寸)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点刺三针,然后拔罐15分钟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肩井穴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七、肠痈

此证多因饮食不节或恣食生冷等物,致食滞中脘,肠胃传导不利,气机塞塞而成。也有因用力过度,跌仆损伤,或暴急奔走等,导致肠络受伤,瘀血凝滞于肠中而成。

【治疗】

足三里、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火罐拨吸15分钟。

脊柱两侧、上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厉兑、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肠俞,火罐拔吸15分钟。

中脘、上巨虚、阑尾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曲池、外关、中脘等穴出血。

【古方】

在灵台穴上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状点刺出血。

  八、风疹

风疹又称为荨麻疹,多因风邪侵袭,遏于肌表;或因胃肠积热,内不得透达,外不得疏泄,都于肌肤:有因食物过敏或虫积等所致。

  【治疗】

曲池、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风门、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胸、背、腰、颈外侧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肺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患部、合谷、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叩刺脊柱两侧(膀胱经),然后从大椎穴用走罐方式进行5次走罐拔吸。

【古方】

  用梅花针弹刺血海、曲池、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出血。

  九、丹毒

此证多因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或因体表失于卫固,邪毒乘隙而入,亦可形成本病。发于头面者,多偏于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偏于湿热。

【治疗】

委中、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血海,火罐拔吸10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配方】

灵台、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环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阿是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在背部膈俞穴点刺呈品字形出血,然后火罐拔吸10分钟再度出血。

  

  十、粪毒

  此证多发生于农村,因受外界邪毒所侵,窜入经络所致。临床上患者多出现双手脚红肿,奇痒难忍,心烦不安等症状

  【治疗】

 阿是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在阿是部循经处,梅花针弹刺出血。

委中、承山,火罐拔吸10分钟。

  【土方】

1、用缝衣针在患者红肿处挑刺挤出黄水血汁。

2、在脚趾尖上放血。

 【病例】

 段XX,男,19岁,重庆市拉山县福禄公社沙石大队农民,1983年5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病前一日下地插红薯苗,被类毒所侵。

 症状:双脚趾、脚背红肿、奇痒,局部搔破后出黄水。

 诊断:粪毒。

 治则:消肿泻毒。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红肿处,挤出黄水血汁,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症状消失。

 

  十一、落枕

 此证多因睡眠时体位不正,或因风寒所侵,以致筋脉失和,其主症为晨起颈项部强直,活动不能自如,甚至感觉疼痛。

【治疗】

悬钟、临泣,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外俞、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列缺、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并、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颈后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中渚穴用三棱针点刺,然后两指挤捏出血。

【古方】

在绝骨、少泽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十二、扭挫伤

扭挫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干部筋脉损伤,使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于局部而成。多因剧烈运动或持重不当,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坠闪挫等因素引起筋脉关节损伤.常因风热寒湿之邪入侵而反复发作。

【治疗】

  (一)肩部

肩髃,肩贞,三棱针点刺出血。

臑俞、肩髎,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肩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肘部

曲池、小海,三棱针点刺出血。

尺泽,火罐拔吸10分钟。

三阳络、侠白、天井,梅花针弹刺出血。

 (三)腕部

阳池、少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腕部患处,火罐拔吸10分钟。

 阳溪、合谷、腕骨,梅花针弹刺出血。

 (四)腰部

关元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腰阳关,火罐拔吸20分钟。

 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五)髀部

秩边、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环跳、承扶,火罐拔吸20分钟。

 环跳,梅花针弹刺出血。

(六)膝部

阳陵泉、梁丘,三棱针点刺出血。

阳关、曲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七)踝部

昆仑、丘墟,三棱针点刺出血。

涌泉,火罐拔吸10分钟。

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凡是以上有瘀血都位,应刺络(三棱针或梅花针)拔罐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委中   曲池   太冲   大头针   外感   印堂   火罐   古方   行间   土方   针刺   气血   脊柱   人中   梅花   疗法   中医   建议   常见疾病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