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还记得5年前那起“北大学霸吴谢宇杀母案”吗?

判了,死刑!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来源:福州中院公告)

从2016年2月,福州警方发现谢天琴(吴谢宇母亲)的尸体,到2019年4月,吴谢宇在重庆被抓获,大家对这名“弑母者”的情绪,从惊讶,到愤怒,到惋惜,再回归愤怒。

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吴谢宇给自己弑母找的一个理由——杀害母亲,是为了帮她“解脱”。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来源:微博)

为什么吴谢宇的内心如此强大?杀母时如此狠辣?处理尸体时如此冷静,甚至冷血?

我们来梳理一下吴谢宇案,试着从中找出解开心理谜团的蛛丝马迹。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吴谢宇是怎样杀死母亲的?

2015年7月10日

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用塑料布将尸体一层层包裹住,并放上活性炭。

2016年2月14日

警方发现谢天琴的尸体。

2019年4月21日

吴谢宇在重庆机场被警方抓获。

2020年12月24日

吴谢宇案开庭审理,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吴谢宇资料图。来源:环球人物网)

谢天琴是一名历史老师,她的丈夫在2010年因肝癌去世。

后来,她和儿子吴谢宇相依为命。吴谢宇很争气,被保送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但在谢天琴被害后的3年多时间里,吴谢宇一直销声匿迹。

据公诉机关指控,早在2015年,吴谢宇就产生杀害谢天琴的想法。分批网购刀具、活性炭等作案工具后,他将母亲杀死在家中。

作案后,吴谢宇谎称自己要去美国学习,谢天琴要一同陪读,以此为由骗取亲友钱款共计144万元,并加以挥霍。

为逃避抓捕,吴谢宇先后向他人购买10余张假身份证。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下滑查看更多,来源:中国新闻网)

整个经过,冷静得令人背后发凉。

其实,其他弑母者同样冷血。

2020年11月,南京一名高三男生李某和母亲发生口角后,极其冷血地将母亲杀害。

事后,他去同学家借宿了一夜。第二天才向班主任坦白,投案自首。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来源:微博)

当办案人员问他“是否后悔杀死妈妈”时,他的回答依然冷酷:不后悔,自己终于可以不用拼命学习、不用背负那么大的压力了。

甘愿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为何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剖析弑母者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孩子身上有一个共同特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基本特征就是[1]

1. 不负社会责任;

2. 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

3. 没有负罪感,缺乏懊悔之心,伤害他人后毫不在意;

4. 频繁说谎或使用化名;

5. 一点小事就容易发怒,进而伤人。

我们可以对照吴谢宇的表现来看一下:

他是北大学霸,同学眼中的“宇神”,但他杀母后冷静藏尸,并引导舅舅发现尸体(漠视和亲手剥夺母亲的生命权)

骗取多位亲戚100余万元,为母亲伪造辞职信(欺骗,没有负罪感)

逃亡途中,他和多位女性交往,自拍多部性爱视频,购买假阳具(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性爱观)

隐姓埋名在酒吧做服务生,网购多张假身份(频繁说谎或者使用化名)

可以看出,吴谢宇符合其中大部分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多位犯罪心理学家曾表示,吴谢宇案披露的信息还不完整,他自己可能还有隐瞒,因此,我们的分析只能在现有资料基础上进行。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来源:微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一种极端人格的背后,都有长年累月沉积下来的原因。吴谢宇的人格养成,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这些极端的孩子是怎么养成的?

问题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就是父母。

1.控制欲很强的妈妈

吴谢宇的妈妈谢天琴,在媒体报道的描画中,大致是一个自持、坚忍、要强的中年丧偶妇女形象。

吴谢宇在一次自述中说,母亲对物质基本没有要求和欲望,经常和他说“你要成材”之类的话。

高中住校期间,吴谢宇每天和妈妈打电话,事无巨细地汇报一天的生活。包括:谁向他问了什么问题,谁讲了什么冷笑话,自己一天花了多少钱……

进入北大后,他也保持了每晚和母亲通话5-20分钟的习惯。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爱,但这种爱如果加上了控制、期望,那就太沉重了。

或许在吴谢宇心中,只有弑母,才能在精神上成为真正的男人。

2.缺失的爸爸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而早在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就因肝癌去世。直到2015年7月11日,谢天琴被儿子杀死的那天,这个家庭在整整5年里是缺乏父亲角色的。

父亲的缺位,容易让母亲把情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掌控感满满,来获取安全感。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弑母前的吴谢宇是一个用“超我”生活的人。简单说,他用一副“别人家孩子”的面具,活得让母亲骄傲。但他的“本我”被压抑着。

而弑母之后,他的“本我”占了上风:骗来的100多万元挥霍一空,以及近乎性瘾的性爱行为。他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欲望,毫无节制地释放出来。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本我代表欲望,受意识控制;自我处理现实事务;超我负责良知或道德判断)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如何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

我们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分别来简单说一下[5]

1.父母能做的

(1)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没有人能永远没有情绪,只有神才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但请父母记住一句话:

你能远离情绪不好的人,但孩子没有能力远离坏脾气的父母。

想要冲孩子、爱人释放情绪之前,先想想这句话吧。

(2)主动了解孩子的想法

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看看是不是真的“知子莫若父”:

我不要你觉得对,我要你回家跟孩子亲口验证一下。

2.孩子能做的

有的人说,每次放假回家,和父母待几天就元气大伤,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我们只教你一件事,很好用——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别人的可以靠后。

在“不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活在父亲、亲戚的眼中,长大自然而然活在“别人的眼中”。

从现在开始,试着找回自己的世界。这并不是自私,自私的可能是别人的看法。

只有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开始爱自己,才有心理力量去爱别人。

从北大学霸到弑母凶手,吴谢宇的分裂人生是怎样养成的?

最后想说,很多人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归结于原生家庭,认为“父母皆祸害”,乃至像吴谢宇这样“帮母亲解脱”。

但那些总说父母如何伤害你的人,你可知道,你也伤害了他们吗?

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也没有任何父母天生是欠孩子的。每个人的成长,第一责任人都是你自己。

一点点来

试着理解父母

也放过自己吧

与父母的和解

就从转发这篇文章到家族群开始吧

来源:腾讯医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北大   负罪感   福州   肝癌   心理学家   凶手   尸体   警方   人格   情绪   父亲   母亲   父母   来源   妈妈   孩子   人生   谢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