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药用植物辨识》:今日—蒲公英

小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的小姐得了乳疮,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在封建礼教下,她羞于开口,不敢请医生来医治,就一直强忍着。

有一天她来到江边,正巧碰到一位姓蒲的老渔翁和他的女儿,渔家姑娘看小姐有烦心事,便问其缘由,小姐把患乳疮的事说了。渔家姑娘也没有办法医治,便告诉了她的父亲老渔翁。老渔翁想了想说:“明天我们给她挖点药去。”第二天,老渔翁和他的女儿从山上挖回一种长叶有锯齿、并长着白绒球的野草,熬成药汤,给小姐喝了。过了些日子,小姐的病就好了。

后来,小姐叫人把这种药草移栽到院里。因为只知老渔翁姓蒲,尊称蒲公,他女儿名叫英子,小姐为了感谢渔家父女的恩情,就给这种药取名叫“蒲公英”。

小故事中的中药“蒲公英”就是临床常用的素有“天然抗生素” “乳痈之要药”之称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介绍些关于蒲公英的中医药知识。

蒲公英始载于《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干燥全草。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

生态分布】生长于山地、荒野、路旁。县域内各地均有大量分布。

原植物】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全体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列成莲座状;具叶柄,柄基部两侧扩大呈鞘状;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呈叶柄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的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细小锯齿,绿色或有时在边缘带淡紫色斑迹,被白色蛛丝状毛。花葶比叶片长或稍短,上部密被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片多层,外面数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先端有小角状突起;内面一层线状披针形,先端有小角状突起,边缘白色,膜质或略带粉红色,缘具蛛丝状毛;花托平坦;花冠黄色,先端平截,5 齿裂,下部 1/3 连成管状。瘦果倒披针形,,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喙;冠毛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归经与效用】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地区混淆品

春季采收蒲公英会遇到几种和蒲公英相似的野菜:❶中华小苦荬,为菊科植物。基生叶的形状变化大,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分裂情况变化大,有不分裂亦无锯齿或边缘有尖齿或凹齿,或羽状浅裂、半裂或深裂,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在枝顶排成伞房状,含舌状小花21~25枚,小花黄色,干时带红色。❷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基生叶的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较大,两侧裂片对称、有规则;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4枚,白色,长2~3mm 。❸泥胡菜,为菊科植物。基生叶提琴状羽状分裂,顶裂片较大,三角形,侧裂片7~8对,裂片长圆状倒披针形,叶下面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在茎顶呈伞房状,管状花紫红色。

用药咨询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及生活方式改变,人们在野外游玩时会采些蒲公英,做野菜佳肴或泡茶。但怎样吃喝才科学健康呢?

蒲公英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有着食用和药用两种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和微量元素、Ca、Mg等。研究表明,鲜嫩的蒲公英叶片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果胶、Vc的含量均比花蕾、花中含量高。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常见蔬菜。所以采收较高营养价值的蒲公英应在春季或未开花前。蒲公英在春季刚发芽不久,趁着没有开花前就采摘,这时最鲜嫩适合食用,一旦等到蒲公英开花也就代表着蒲公英叶有些老了,口感就打了折扣。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对一些咽喉肿痛、目赤、乳房出现结节的患者可以适量用蒲公英泡水喝。

蒲公英性寒,对于脾胃虚寒、易过敏的人群来说,不可随意用蒲公英泡水喝。婴幼儿、经期女性、孕妇、哺乳期妈妈,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这些人群也不可以随意用蒲公英泡水喝。另外,并不是从野地里挖来的蒲公英就可以泡水喝,有些蒲公英可能受到了汽车尾气、农药的污染,如果采摘了受到污染的蒲公英,用来泡水喝的话,可能会出现过敏、中毒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蒲公英   头状花序   瘰疬   裂片   菊科   先端   蛛丝   渔翁   渔家   锯齿   突起   叶片   野外   白色   植物   小姐   药用植物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