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拔罐疗法,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施术工具,通过燃烧产生热力而形成负压作用,然后术者快速将罐具放置于腧穴或体表,使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以此祛邪排毒,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逐渐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最终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

关于拔罐疗法,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拔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头痛、面瘫、咳嗽、哮喘、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痤疮等疾病。

常见拔罐法的作用

留罐法

一般留罐时间15~20 min,排除湿、寒、风、毒诸邪及达到明显扶助正气作用。

走罐法

适用于脊背、腰臀、大腿等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走罐时,所用罐具的罐口必须十分光滑,以免拉伤皮肤,故以玻璃罐为宜。走罐速度宜缓慢,快则易致疼痛,且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对风寒邪气治病疗效显著。

闪罐法

此法避免了传统拔罐法所形成的瘀斑,对美观影响不大,适用于一些不宜留罐的部位及儿童患者,也对慢性疾病有一定作用。注意使用同一个罐进行多次闪罐后,罐口温度逐渐升高,应及时换罐,以免发生烫伤。

刺络拔罐法、针罐法

必须在医师操作下执行。刺络主要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如痤疮、带状疱疹等。

关于拔罐疗法,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拔罐后,皮肤上留下罐斑,因而,从罐斑颜色可以了解疾病。

拔罐后,罐斑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瘀现象,若走罐时出现大面积紫黑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

罐斑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瘀证;罐斑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一般表示气滞血瘀证;

罐斑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罐斑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走罐后出现鲜红散在点,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对应的相关脏腑存在病变;

如肩井穴拔罐后出现紫斑、斑点多为气血瘀滞型颈椎病的表现。

关于拔罐疗法,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虽然拔罐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主要归纳如下:

1.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不全的患者禁用拔罐;

2.有肺部疾病的患者不宜拔罐,如肺结核活动期、肺气肿等;

3.浮肿病或水肿者不宜拔罐;

4.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5.血压过高患者,也应慎用火罐,尤忌强手法;

6.新伤骨折、静脉曲张者禁用;

7.皮肤病及外伤患处禁用拔罐;

8.一些标志部位不宜拔罐,如五官、前后二阴、乳头等;

9.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原处不宜拔罐;

10.瘢痕、恶性肿瘤局部、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11.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多毛发处不宜拔罐;

12.4岁以下幼儿,80岁以上老人均不宜拔罐;

13.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宜拔罐;

14.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忌用,四肢活血穴位慎拔。

参考文献:

[1]马榕,葛泉希,王超,孟向文.论拔罐禁忌及风险防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2):89-9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紫黑   带状疱疹   风寒   经络   痤疮   气血   皮肤病   鲜红   疗法   部位   仅供参考   患者   常识   皮肤   作用   疾病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