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绿茶鼻祖是哪种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绿茶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在六大茶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本质上来说,所有没有经过发酵,只采取杀青、整形和烘干以后的茶叶,都可以称之为绿茶。全国十大名茶中,大部分都是绿茶,比如典型的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实际上安吉白茶也是绿茶的一种,只不过是变异品种而已。很多人将安吉白茶当作白茶来看,其实只是从名字上引申出来的一种错觉。那么绿茶起源于何时,绿茶的鼻祖是哪种茶呢?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绿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绿茶鼻祖是哪种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拥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根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四川巴蜀之地就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并且当作特产上贡给当时的周王朝。张揖《广雅》中有:“荆巴间采叶做饼,以米膏出之。”这是比较早记载茶叶做法的文献。

实际上,在唐朝以前,茶叶的制作技术并不成熟,也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在此之前,茶叶主要有三种方式存在,第一是生嚼,也就是拿采摘茶树鲜叶直接吃,取的是药用价值。第二是茗菜,也就是拿茶叶当菜吃,还可以用来煮粥。第三是晒干收藏,这种做法在三国时期才出现。

绿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绿茶鼻祖是哪种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等到唐朝事情,茶叶的种植已经完全从巴蜀之地走出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广泛种植。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朝时已经有八大茶叶产区,分布在现在的四川、河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份。在茶叶大规模种植的情况下,制茶工艺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唐朝主要制作蒸青饼茶为主,偶尔也有散茶制作。这个时候的茶叶,其实可以算得上绿茶的前身和鼻祖。因为不管是饼茶还是散茶,其实都没有经过发酵,都是采取不同方式杀青以后烘干制作而成。到了宋朝时期,茶叶进入到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所谓兴于唐盛于宋,宋朝茶叶制作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其中福建建安贡茶,成为最著名的贡茶。

绿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绿茶鼻祖是哪种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宋朝茶人在唐朝团茶的基础上,更新工艺,开始制作龙凤团茶。其工艺仍然是以蒸青杀青为主,然后再进行加工。据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的团茶制法,较陆羽的制法又更精细,品质也更为提高,宋代团茶制法是采、拣芽、榨、研、造、过黄等七个步骤。

宋朝也有散茶,但仍然不是主流,只不过因为团茶制作工艺繁琐,耗时耗力,民间百姓很难有如此庞大的精力制作,所以蒸青以后,直接烘干,不再压成团饼,这样省时省力,适合民间百姓饮用。所以,当时散茶也叫做草茶,地位比较低下。不过,在这一阶段,绿茶的记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明朝开始制作绿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绿茶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绿茶鼻祖是哪种茶?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明朝是现代意义上绿茶真正的崛起之时,因为明朝发明了典型的“炒青茶”制法,即使现代绿茶制作工艺,也是在明朝技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而成。明朝开国时,国力很弱,民不聊生,而朱元璋又是穷人出身,所以,特别注意与民休息。因此,他下旨“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样就让散茶成为当时的主流茶叶,技术更新速度快,成果最大。

当然,蒸青绿茶仍然存在,一直到今天,湖北恩施玉露仍然是以蒸青方式杀青,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绿茶制茶工艺。但绿茶制作技术的最大变革和突破,则是炒青制法的发明。所以,可以说,绿茶制作记忆的完善,不是一天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绿茶鼻祖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但真正完善和成熟则是要到明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鼻祖   长江中下游地区   绿茶   安吉   明朝   白茶   制法   茶树   湖北   宋朝   福建   唐朝   茶叶   方式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