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我们都学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当时从魏国逃出来的孙膑来到了田忌的府上,做起了田忌的幕僚,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威王,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代雄主,但是老师为什么不讲“田忌赛马”之后的故事?你看下田忌的结局就知道了。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田忌当时是齐国的将军,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们的爱戴,齐威王很喜欢和田忌赛马,由于齐威王是一国之君,所以拥有的马匹自然要比田忌的马要好,但是也没有强太多,每一次比试赛马之时,都是分上、中、下三等马来比试,田忌是一个直率之人,并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每次都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马的优劣分为上中下三等来和齐威王的马来比试。

每一次比试的结果都是田忌输了,但有一次是田忌赢了,因为孙膑的缘故,孙膑看出了田忌的马虽然不如齐威王的,但是上等马要比齐威王的二等马快,二等马要强于齐威王的三等马,于是他让田忌使了个计策,将三等马扮作一等马,舍弃掉第一局,赢下后两局,这样一来就是2比1,随后田忌赢了。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齐威王很是疑惑这次比赛的结果,于是田忌道出了实情。于是齐威王立马约见了孙膑,他对孙膑的兵法韬略大为赞赏。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认为这是一个挫败魏国的大好机会,于是他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让他们率领10万齐军去解救赵国危机。

此战田忌的意见是直接硬刚魏国,直扑赵国邯郸,和魏军决一死战。这确实也符合田忌为人豪爽的性格,但是孙膑认为“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矣,”也就是说要找到问题的利害关键才能够解除纷繁杂乱。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这一战也使为后世传颂的经典战役,齐军派了一支小部队前往赵国假装解救,另一方面则派大部队轻装简从前去魏国,正当魏将庞涓与赵国激战正酣时,魏国都城大梁方面传来急报,齐军正在猛攻大梁,于是庞涓也顾不得邯郸的战况,马上发兵回援,然后孙膑在其必经之地设伏,大败魏军,庞涓狼狈逃脱。这也就是“围魏救赵”的由来。

公元前343年,魏国再次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又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再度启用两人,这一次孙膑故技重施,再次出兵攻打魏国都城,庞涓再次被牵着鼻子走,在其回援的时候,孙膑使出了减灶计,故意麻痹庞涓,庞涓果然上当,只带了一些轻骑兵就孤军去追齐军,结果又中了孙膑埋伏,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好运,直接被齐军万箭射杀。此战齐军不仅大破魏军,而且还俘虏了魏国太子。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两次大战的胜利,不仅挫败了魏国,而且使得齐国隐隐成为了齐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功臣显然是田忌,这样一来齐国国相邹忌就不答应了,于是他设计陷害田忌,而齐威王得知以后勃然大怒,然后田忌就逃到了楚国。直到齐宣王时期才被请回来。

其实齐威王这招借刀杀人用的并不高明,功高震主这件事只适用于庸主,齐威王是有心争霸的,田忌一走,孙膑害怕祸及己身,于是也归隐了,这样一来虽然齐国称霸了,但是齐国人的气量也被天下人所看到了,所以后来齐国并没有更进一步。虽然维护了王权,却失掉了天下。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讲“田忌赛马”后续?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

反观西边的秦国,当时秦孝公发布求贤令,许诺如果谁能够令秦国富强的话就愿意将秦国的一半分享给他,于是卫鞅这个治国大才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秦国,经过了卫鞅的20年变法,秦国开始变得富强起来,而且经受了山东六国的数次合纵攻伐,齐国到了齐闵王时期,被乐毅率领的合纵军队差点把齐国给灭了,所以说最终天下的归属还是给到了那个胸怀更加宽广的秦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魏国   王权   国君   秦国   赛马   都城   马来   邯郸   齐国   大梁   韩国   富强   公元前   惨重   杂乱   代价   老师   孙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