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陷阱

现在市面上有着数不清关于自信的书籍,想必你也看过不少讲提高自信的文章。


刚开始去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的时候,感觉挺不错的,所取得的效果也特别好,你以为你已经掌握了“自信”这项技能。可是,当时间略微长一点,你的焦虑、恐惧还是会席卷而来,你发现“自信”的技能突然就失效了,你又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之中。


为什么这些策略、方法随着时间长一点就会失去作用了呢?因为我们的恐惧、焦虑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你不可能摆脱它,这些方法论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效果,却输在了持久性。


《自信的陷阱》这本书中说:

如果人们采用策略去克服恐惧和提高自信,只能导致人们陷入一个怪圈,为了更自信不停地进行心理建设。


那我想问一下,你追求“自信”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拥有自信后,它带给你的那种从容不迫、云淡风轻的良好感觉吗?


那结果可能会令你失望。世界上能够永远保持自信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精神病患者,一种是死人,他们都摆脱了恐惧的本能。


“摆脱恐惧,持续自信”,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


如果你只是为了追求“自信”的好感觉,结果就能令你满意吗?不妨假设一下: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人前说话结结巴巴,毫无逻辑,他因此没有自信。突然有一天,他自我感觉变得特别好。虽然他说话还是那样没有变化,但不管其他人说什么,都无法打击他。他会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满意吗?


很多人回答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说满意。


所以结论是:大家想要的并不是自信本身,而是依靠自信来达到某种想要的结果。就像假设中的这个人,他想要的,是能够侃侃而谈的结果。


《自信的陷阱》的作者说:“追求自信的背后,其实体现的是自己的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是指‘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


自信或许并不应该成为主流的价值追求,它不是目的,而是你追求自己价值观,努力活出精彩的副产品。在贯彻自己价值观的过程,才会使得你的人生由内而外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如果你喜欢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尊重现实,那你所付出的努力会将你的舒适区逐渐缩小,在心理学上这叫“经验性回避”。随着时间积累,你的生活会更加局限,这样将自己困在了舒适区,反而会让你丧失自信。


本书的理论基础叫做接纳承诺疗法,简称ACT疗法,这种疗法与我以前讲“幸福课”的文章有些类似,它主张全然接受现实,并按照自己生活方向坚定行动。


没错,这也是作者在书中的主要观点:重要的不是自信的感觉,而是行动。只有通过有效的行动搭建一个正向的循环,才能生长出持久的自信。


那些书讲的不是让我们摆脱恐惧或者逃避恐惧,而是与恐惧战斗,直面恐惧。


听上去特别有道理,但恐惧不是在我们战胜过几次后就会消失的,古老的生理本能是刻在我们的基因中的,摆脱它们非常困难。


生而为人,恐惧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带着恐惧去行动,并且不让恐惧影响我们的思想,左右我们的行为。



真正的自信,是带着恐惧去行动,并不受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方法论   陷阱   经验性   自信   焦虑   价值观   疗法   本能   恐惧   舒适   说话   满意   技能   现实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