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以前被扎了针,大夫都是嘱咐我不要乱动。曾经一度以为这只是对安全的考虑,后来听老师讲才得知,好的针灸大夫将针尖落在经络上,人一活动针尖就会跑动,治疗效果将会大减。

而我们这次在纽约结识的这位针灸医生,他可是让你身上留着针,却像忘记针的存在一般“翩翩起舞”,他是怎样治病的呢?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陈德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

美国执照针灸医师

纽约健康学院教授

视频加载中...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2001年的时候,佛罗里达中医学院邀请我过来讲针灸,特别是“独穴疗法”。我就应邀过来讲课,当时也挺受学生欢迎,校长就问我要不要留在这里?说可以帮我办身份。

当时我也很犹豫,很纠结,到底留下还是不留下,一直也没想好。当时美国是克林顿执政的年代,工作签证都比较好办。就在犹犹豫豫的过程中,手续办下来了。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当时我是1月份到的佛罗里达,正值冬天。刚去的那个期间其实挺紧张,一方面我要备课,一方面还要考执照,最祝要的是迎接新的生活。当时最受影响的就是住宿问题没有解决,周边的公寓都是满的。

因为佛罗里达的冬天,很多人北方人都会搬到这里来居住。那么就要等,我没有汽车,所以远地方不可能去,佛罗里达公交也不是特别方便。校长说我要不介意的话,他家有一个仓库,我可以临时住一段。

仓库还不要钱,我还能省下住宿。校长给我买一个折叠钢丝床,一个睡袋,我就在那里对付。当时没有灶,但是有电,我就买了一个微波炉,做饭基本上全是用微波炉来搞定。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大概这样过了两个多月,我参加考执照,三月份,一考就考下来了。后来学校在管理委员会检查时出了一些问题,大家比较紧张,我就和纽约中医学院联系。结果见了一面校长就决定请我去纽约。

当时飞机在这个纽约上空的时候,往下一看,非常壮观,高楼、大厦,曼哈顿,心里非常激动,感觉这个地方应该是将来发展的好地方,充满机遇和挑战。当时就有愿望,将来能够到这里来生活,后来也算真的实现了。

纽约的大环境,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其他各行各业就不用说了,看到中医学术界的这些同仁,老师们的实力,可以说各个都是精英。能在这里生存,立住脚,发展起来,都是不简单的人,我当时非常的羡慕他们。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这些年在美国我感触比较深的,觉得中医能发展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是个民主社会,它不看你家庭背景,个人出身,就是看你的能力。你只要有能力,这个社会是完全能接受的,而且是你能够成长得很好的一片土壤。

在美国,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我们靠中医的方法临床,最关键的就两个字“疗效”。有了疗效你就有更多的人来找你,就能够生存下来。在国内,虽然我们是中医学院毕业的,但其实什么都可以做,也可以做西医,也可以开西药啊,也可以做手术。最起码,开西药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美国就不行了,这个行医的权限受到了限制,只能做针灸,只能开中药。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那么这就是纯中医的东西了,表面看来,这限制了我们行医的权限,是个坏事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就成全了我们对这个职业的追求。你要把病人看好怎么办?你就得扎针,你就得开中药,你就得去钻研,怎么样才能把病人看好。

这针怎么扎才能够把病人原来疼,给扎不疼了?原来身体不平衡,给他扎平衡了?从古书学习是一个方面,另外,从现代的这些老师,或者是同行之间互相的学习交流,又是一个方面。

总之,把它汇合起来,提高,变成自己的东西。应用在临床上,有了好的效果,那么这个事业也就逐渐可以做起来了。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们的老祖宗,能把这么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其实中医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们只要是能够学会了,重复他们的做法,就很有效果了。但我们只学了一点皮毛,还有太多的东西等待挖掘。

在前期临床的过程中,我是用“独穴疗法”比较多,那时候也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这套东西挺好用,告诉学生怎么扎,他们也能重复上来我的效果。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呢,又发现一个新的苗头。我当时在帝国大厦对面的一号楼开诊所,只有四张床,经常有病人吵架,因为人多排不开。有的着急,就说坐着扎吧。我说行,你不介意就行,不能摔倒,摔倒了我不负责任。

有个病人颈椎病,还伴有头疼,我就针风池穴。我针风池穴跟其他针不太一样,我是风池透风池,其实这是一个穴位。为什么叫“独穴”呢?独穴不限于独针,我这一个穴位可以两根针,三根针都可以。

完了还有两针,还是风池穴,风池透翳风。这四根针刺了之后,这病人坐在那里,但他不是老老实实坐在那里不动,他会左看看右看看,再活动活动。后来发现他活动以后,这个原来头疼也不疼了,颈椎僵硬也不僵硬了,由此我就受到一种启发。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以前老师说,针扎进去后做活动,都是像扎腿,活动肩膀这样的治法,这是远端,是没有问题的。腰疼,扎手上的腰痛点,也不影响腰活动。还有以前脖子疼要扎手上的后溪穴。

这些都是独穴涉及的问题,而且大家也都普遍知道。我就突然有一个灵感,如果将来局部扎上针也配合运动,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这个病人下次来,他还是不要床,一等等半天,耽误他工作。所以来了就给他扎,之后他就坐那留针,看看报纸,跟别人聊聊天,效果还是很好。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从那以后呢,我就开始主动让他活动,比如说活动脖子,现在看来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肩膀能不能呢?腰能不能?膝盖能不能?逐渐摸索后发现,完全都可以做到。

一个创意的产生,可能你会受很多影响,其实不是一件事启发我,就在这期间,有一部很长的韩国电视剧叫《医道》,有时候我有一集没一集的看,其中有一集,两个医生比试他俩谁更高明,他们就给鸡扎针。一个人扎进去针以后,那个鸡瘫了另外一个人扎完鸡以后,这个鸡跑了。谁赢了呢?扎完针以后鸡还能跑的医生胜了。


陈德成 | 异国行医得灵感,成就“动筋针法”


这里面是有学问的,再结合那个病人,这两个故事对我启发非常大,这个针怎么能扎进去,让它活动,还有效果?慢慢的摸索,其实也摸索十多年了,到今天已经基本成型,我将它命名为“动筋针法”。

当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这些方法效果非常好。但是理论上还得提升,一开始是很盲目的,就是找一些阿是穴,阿是点。但这个还远远不够,有的时候这个“阿是穴”不太容易发现,怎么能正确的找到这个点?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奠定了“动筋针法”的理论基础——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公众号:jilu-zhongy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针法   佛罗里达   中医学院   风池   扎手   纽约   美国   针灸   异国   启发   灵感   病人   校长   中医   成就   效果   东西   发现   陈德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