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导语: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主要是患者体内阴果糖二酸磷醛缩酶缺陷导致的一种先天性体内代谢混乱疾病,这种疾病有家族遗传性。患者由于先天性缺乏1-磷酸果糖醛缩酶,导致1-磷酸果糖不能进一步代谢,最终在患者体内不断的聚集,从而抑制了甘磷酸化酶的活性,影响糖原降解,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低血糖,呕吐等现象,最终引发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一般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治愈,想要更多的了解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及早发现病情并治疗,早点恢复身体健康。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一、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病因

一般情况下,导致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病因有三种途径。

1、体内缺乏果糖激酶

如果患者体内缺乏果糖激酶,很容易使肝脏缺乏果糖激酶所造成的果糖不能进一步在肝脏中代谢,导致这些果糖在患者体内不断的堆积,慢慢的患者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不断的增加。另外,如果平时饮食不控制,吃大量含糖类食物,会使患者短时间内身体出现明显血糖升高现象。一般情况下,患者是由于体内缺乏果糖激酶导致的临床实验,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早预防,避免出现糖尿病耽误治疗。

2、患者家族遗传

如果患者的家族出现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人,那么后代出现这种疾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得多,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出现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缺乏导致患有这种病。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3、患者体内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

第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也是由于患者的代谢系统出现基因缺陷导致的,不过和第一种情况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而这种酶正是患者体内葡萄糖代谢途径中必须要的催化酶。

除此之外,遗传性果糖不但受症,也属于半乳糖血症中的一种,它的发病率在各国都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半乳糖分解代谢中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缺失,从而引发患者体内代谢系统混乱,另外,这种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在1/130000。

二、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临床表现

1、呕吐,腹痛

由于患者平时饮食不规律,吃大有含糖食物,导致新生儿在2到3天内容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现象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休克出血等急性症状。另外,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养孩子的时候给鱼婴幼儿过多的糖分,摄入很容易,使婴幼儿在饭后30分钟内出现呕吐,昏厥等症状,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终止患者对这类食物的进食,另外,及时去医院看病治疗。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2、低血糖

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患者,特别容易出现盗汗,低血糖等现象,另外患者由于食欲不佳,在婴儿时期会出现甜食不适应症状,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严格控制婴幼儿的进食,避免宠溺孩子,让患者在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下生活。

3、肝脏硬化

一部分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等现象,严重时,患者还容易出现黄疸,水肿,腹部积水等现象。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这种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后期出现肝脏硬化,肝脏肿瘤等现象。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检测手段

1、血液检查

一般针对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判断患者血液中血淋血钾,血清果糖乳酸,丙酮酸和尿酸的含量,如果这些数据明显增高,并且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出现明显降低,患者胰高糖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浓度比正常人高很多,则很有可能是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导致的。

2、肝脏检查

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肝脏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肝脏肿大,且在进食前后均出现低血糖导致的头晕,呕吐腹泻等现象则很有可能是患有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导致的。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四、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治疗方案

1、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针对轻度患者的,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让患者禁止使用一切含有果糖和蔗糖的食物,另外,平时要限制患者维生素C的摄入量,及时补充盐水碳合物以维持身体水电解平衡。长此以往,患者的症状就可以缓解,甚至不再复发。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罕见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和呕吐

2、药物治疗

对于出现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症状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等现象时,可以及时给患者的静脉内注入葡萄糖来缓解体内水电解混乱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弱时,需要及时服用药物进行缓解。如果患者是出现叶酸缺乏导致的肝纤维化,这时可以通过摄入适量的叶酸进行缓解治疗。

五、预后

一般情况下,患有遗传性果糖,不但受伤的患者症状在2到3天内就可以逐渐消失,另外,对于血液中果糖含量过高的患者,平时在饮食上更加注意少食含糖量高的水果,病原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后期出现肝脏肿大,脂肪变性等问题。

结语:以上就是有关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病的相关内容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治疗。我们知道果糖一般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或者食品添加剂中含量最高可达40%,所以人们日常如果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的糖分,而这些糖分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少量在肾小管和小肠代谢,如果没有控制好量,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所以患者需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作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点治愈,早点恢复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低血糖   遗传性   果糖   磷酸酶   患者   激酶   糖分   磷酸   肝脏   婴幼儿   罕见   症状   体内   血液   现象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