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91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91

82、同一科属同一药用部位的药物常有类似作用,从我临床第1天就看老师开麻杏甘石汤改麻桃(桃仁)甘石汤,一样有效 。有时候我们要扩大视野,不要把药物看得太僵化,只认得书上说的几个功能。

83、漏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持续汗,这个汗也可能是小汗,但就是止不了。

84、临床如何区别哪些筋与太阳关系大,哪些与肝的关系密切? 如果这个强是以上部为主,如项背强,首先考虑太阳病;反过来,如果是下部的拘急,着重考虑肝的问题,偏虚。

85 、紧脉又分大紧与小紧,摆动幅度大的是大紧,摆动幅度小的是小紧。太阳伤寒所见之紧应是大紧,少阴之紧应是小紧。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91

86、麻黄与桂枝配伍是扫清道路,给桂枝托邪外出创造条件,这就是麻黄与桂枝相须的实际含义,就好比这间教室多一张桌子,要将其抬进去,要做两件事,第1将教室门打开,第2将桌子抬出去,麻黄负责开门,桂枝负责抬桌子 。

87、打个形象的比喻,腐苔像一堆打湿了的面包渣,腻苔像一勺稠稀饭,滑胎就像一勺米汤倒在桌子上 。

88、大汗虽存在伤正之弊。但也可达到驱邪目的,故太阳病,也可大汗而解。我们不提倡大汗解表,但必须接受大汗是可以解表的。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91

89、疼痛是气血运行不通的突出表现。身痒是气血运行不通不甚的常见表现。故疮疡初期多先痒后痛。后期多由痛而痒。痒可视为气血运行似通非通的一种表现。

90、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表郁较重是太阳伤寒的变异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表郁较轻,是太阳中风的变异证。桂枝二越婢一汤,略兼里热,可看作大青龙汤的变异证。

91、外感疾病初期,疾病表现不充分,不能分辨寒热,首先用桂枝汤没有大错,本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之原则及试探宜轻原则,所以这不是误治,是本着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试探性治疗。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傅元谋著《听名师讲伤寒论》;各大图书平台有售。2021年川派伤寒读书会·姚佳 整理、曾俊辉 编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元谋   大青龙汤   项背   伤寒论   麻黄   桂枝   伤寒   气血   大汗   名师   语录   初期   药物   幅度   桌子   教室   疾病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