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言“奇”语丨孩子身边有“坏小孩”怎么办?

淇言“奇”语丨孩子身边有“坏小孩”怎么办?

古有“孟母三迁”

我们怎么对抗“坏朋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近日,听众孙先生给凯淇姐打来电话咨询,说自己3岁的女儿和邻居家的小孩“学坏了”,有的“说脏话”、有的“不讲卫生”、还有的孩子喜欢“打人”“抢东西”......

孙先生既担心女儿和别的小孩子学坏了,又担心,如果家长干涉孩子交朋友,会不会让孩子未来很难融入社会呢?

朋友真的很重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盖理•莱德指出,孩子早在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朋友对他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会贯穿他的一生。

同龄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能力水平相当,相互之间容易建立平等的、互惠的关系。在心理上,朋友之间可以实现对等的相互影响;在行为上,朋友之间可以彼此模仿,在获得对方认同的同时,促进自己的成长。

这些平等的关系、心理交流和行为模仿,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是难以获得的。

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好过帮孩子选朋友

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帮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拥有优质的“朋友圈”;

良好的小区环境、良好的幼儿园都是帮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不难理解,当一个孩子成长在脏话满天飞、谩骂打架的环境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影响的,所以家长与其操心孩子交友,不如事前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热爱学习、礼貌诚信的环境中,就会慢慢接受这种价值观,孩子也就会健康成长。

尊重孩子选择朋友的权利

孩子在朋友交往时,通常会选择自己欣赏的,与自己脾气、性格合得来的伙伴作为自己的朋友。

这个时候,我们要尊重孩子选择朋友的权力,并尊重他所选择的朋友。不能因为他的朋友偶尔一些不好的行为,就完全否定他并禁止自己的孩子与他来往。

更需要做的是,既然是孩子喜欢的朋友,不如深入地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他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朋友,也许我们也会认同他选择的这个好朋友。

潜移默化,让孩子明辨是非

家长不应该粗暴的阻止孩子的交友,而是应该给予孩子客观的忠告和建议。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7岁的儿童才开始有道德意识,孩子越小,越没有是非观,不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

孩子只会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其他孩子抢玩具,他可能也会去抢;其他孩子偷东西,他可能也会去偷;当然,这都和孩子性格有关,很多孩子天性不会抢东西。

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玩伴的时候,应该引导孩子远离这些玩伴。慢慢解释原因,灌输是非观,让孩子懂得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行为,让孩子有了明确的是非观,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孩子自然就会选择那些“好的玩伴”,远离那些“坏的玩伴”。

告诉他真正友谊是什么样的

例如真正的朋友之间会在乎对方的心情、和对方分享自己的玩具、为对方的成功感到高兴等。

和他一起聊聊他的朋友

相比简单粗暴地批评他的朋友,或者禁止他和朋友的交往,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朋友可能带给自己的坏影响、自己选择离开,这种做法更加人性化、对孩子的伤害也最小。

和“坏”朋友渐行渐远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忙起来”,顾不上“坏朋友”,比如给孩子报一些感兴趣的培训班,例如美术、体育、音乐等,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触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淇言“奇”语丨孩子身边有“坏小孩”怎么办?淇言“奇”语丨孩子身边有“坏小孩”怎么办?

—— End ——

向您推荐一个育儿公众号

童年只有一次,把最好的给孩子!

编辑:琬璘

审核:英姿

监制:凯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往时   孩子   好朋友   粗暴   玩伴   是非   平等   性格   担心   家长   身边   儿童   环境   心理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