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了降压药,效果还是不好?

血压高的可怕在于长期血压高引起的并发症,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一、高血压的治疗需遵循的三个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1,首先要降压达标。经常有人说我吃降压药了啊,怎么还得脑卒中?这就有个问题,一定要明白,吃降压药不等于达到降压的目标,并不等于控制血压到正常水平。我国的高血压治疗现状是,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46%,治疗率41%,控制率仅14%。因此,吃了降压药,如果血压没达标,一样不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2,其次是平稳降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 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曾经有个30多岁的男性高血压病人,不规律服用降压药,想起了就吃一次药,经常就忘了吃,结果就发生了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凶险的疾病,发病后死亡率是按小时增加的,每小时增加1%,所以发病后两天内的死亡率高达50%。血压过山车似的波动对心血管的损伤更大,现在提倡使用长效制剂,有利于血压的24小时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非常有益。

为什么吃了降压药,效果还是不好?

3,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综合干预管理。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很多人除了患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合并症,因此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伴随合并症情况,定期复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降压效果,及时调整降压药。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二、降压目标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收缩压< 14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注意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需要达标。年龄≥ 80 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 < 15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

三、生活方式干预

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 期(终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不但可明显降低血压, 也可预防心血管病,如戒烟、减轻体重、适度 运动等,应大力提倡。

昨天有读者问“身高180cm,体重126kg,血压150/95mmHg,瘦下来血压能正常不?”,我们看看各类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见下表 。如果他体重达标,按BMI<24算,体重需要减到77.7kg,最大可以达到降压20mmHg的目标,血压就能到正常。

为什么吃了降压药,效果还是不好?

各类生活方式降压效果表—摘自《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患者共同讨论需要改善的生活方式,制定最终目标,每次随访根据改善情况设定近期的具体目标,为患者提供咨询、鼓励其坚持。为提高可行性,可根据患者意愿,每次有针对性地选择 1~2 项需改善的生活方式,持续督促、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降压药   收缩压   效果   合并症   主动脉   脑血管   夹层   高血压   生活方式   并发症   平稳   血压   体重   患者   不好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