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大实肿痛不要怕,中医急证常用药大黄,了解一下


大黄一味竣猛之药

1、药用来源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这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的草本, 它的茎直立,大概有两米左右高,光滑无毛,中间是空心。

我们一般采收是三年以上的大黄,挖它的根和根茎,一般在秋末采挖。大黄有掌叶大黄,叉叫北大黄,或者叫天水大黄(就甘肃天水)。还有一个大黄叫唐古特大黄,唐古特大黄叫鸡爪大黄,主要产地是在甘肃、吉海、西藏等地。第三种大黄叫药用大黄,又叫南大黄,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大热大实肿痛不要怕,中医急证常用药大黄,了解一下

这个大黄不管是南大黄还是北大黄,它都喜欢山地、林缘这种半阴湿之地,喜欢阴凉,比较耐寒,但是怕高温,它喜欢肥沃的土壤, 土层深厚。一般我们要是栽培大黄,是忌连作,挖完大黄以后,要隔上4年到5年才能再种,这是它的生态环境。与种西瓜相似,连种是没有收成的。

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大黄有个别名叫将军,又名叫黄良。还有一个名字叫火参,这几个名字都跟它的功用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往下继续解释一下。

性味与药象

从性状上看,大黄外表是黄棕色,它的内心有一些锦纹和星点,所以也叫镦纹大黄。有一些油性,所以闻起来,气比较清香,用嘴巴尝尝它的味道苦,带点涩,微涩,嚼之有点粘牙,而且有砂粒感,这是性状。

从性能上来看,大黄是辛香走窜,味苦微涩,性赛凉,药性降但是还有点浮,就是有点发散的意思。它走窜,有发散作用,但主要是下行,就是降而浮。归经主要入胃与大肠,这是它主要的归经。但是从它的间接功用看,它是可以走向五脏六腑的。

它的颜色黄,气味芳香,这都是土之正气、正色,就是五行属土。但是味苦性寒,又有点苦是火这味,寒为水之气。有医家说是不是有点火极似水的意思?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里面说:“凡香者无不燥而上升”。大黄,他说极滋润而达下,故能入肠胃之中,攻涤凝结之邪。这是他的一个解释,我们可以做参考。从药类法象上,,大黄归属于寒沉藏类。

大黄这个药为什么叫将军呢? 因为它是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如同这个三国里面的猛张飞,或者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就是挡我者si,有这种大将气魄,所以叫将军。也有医家解释叫推陈致新。在本草里面说,大黄可以推陈致新,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也与将军的这个作用很相似。这是它的性能与药类法象。

大热大实肿痛不要怕,中医急证常用药大黄,了解一下

1、直接功用

1.1清下胃大肠有形热结

那么从功用主治上看,大黄的直接功用就是可以清下胃大肠有形热结。有形的热结,热是一种无形之邪,这热极化火了。这个结都是什么东西呢?结是一个有形之邪,这个结主要有胃肠的宿食、燥尿或者有毒的物质、毒物,或者瘀血或者痰饮、水湿或者寄生虫等等,这都是属于有形之邪。

这个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合在一起的时候, 就会形成一个有形的积聚,也可以形成癜瘕积聚。所以大黄可以破癜瘕积聚。其实都是这些个垃圾堆在一起,它引起的一个热,轻了是热,重了就是火。这个热和火都是无形之邪,那么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相互搏结在一起, 我们的治疗重点要治有形之邪,这是一个重要临床思路。

就像湿与热一样,湿与热和,重点治湿。湿去热自孤,这是叶天士先生,提出的一个治疗湿热病的方法,与这个治热结原理是一样的。

这个大黄因为它是个寒性药物,它属于清下。下法有:温下法和清下法,它属于清下法。作用靶点主要作用在大肠,这种有形的热结,可以表现在各个地方。所以从直接功用看,它治疗的是胃肠有形的热结,但是从广义看,从间接功效看,这个不光是胃和大肠,全身五脏六腑的热结都是可以用大黄的。

为什么呢?

因为大黄它作用靶点在胃与大肠。这个胃五行属土,脾胃之土,那心火或者心包火可以生胃士;就是泻胃火,间接可以泻心火。那肺大肠互为表里,那么泻大肠就可以清肺。肝胆与大肠也相通,这个肝与大肠别通,那么治疗使胃和大肠的垃圾保持通肠,可以把肝胆的垃圾也可以排出去。所以从肾上看,肾主二便,它既能主小便也能主大便,所以从大肠排出垃圾,对肾也有间接的治疗作用。

总体看大黄它治疗的靶点不限于胃肠,五脏六腑的垃圾,主要是热积、热结都可以用大黄。代表的处方就很多,比方说治疗宿食和燥尿的。这个阳明腑实证我们经常说的用承气类,有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一般积比铰轻的话,我们单用一个药叫独圣丸,大黄把它做成丸药吃就可以。如果是太阳与阳明合病,我们有非常有名的大柴胡汤。如果是热盛伤津,我们有增液承气汤,这都是治疗阳明病。

如果是老年人虚性便秘,中医叫脾约便秘,我们有麻子仁丸,这个在《伤寒论》里面都很常用。那如果有气血两虚的便秘,我们有后世的黄龙汤。如果是冷积便秘也可用大黄,不过要配温里药,比方说我们常用的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同用。要是在紧急状态下分不清寒积还是热积,那我们寒热一块用,简单的一个三物备急丸,这里面大黄、巴豆加干姜,三个通用,就寒积热积都可以搞定。冷积便秘我们还有。后世发展有温脾汤,这其实都是治疗便秘或者肠中有燥屎或者宿食引起的问题,这是第一类。

1.2凉血活血,攻下瘀血

第二类如果体内有瘀血,也可以用大黄来凉血活血攻下瘀血,把瘀血从大肠排出去。经典的处方有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治疗太阳病,太阳蓄血;那太阳蓄水五苓散,蓄血就用桃核承气汤。复元活血汤是治疗外伤引起的瘀血流于胁下,主要停留在肝胆经。那么这里面用的是大黄、桃仁加柴胡。

在《金匮要略》里面有著名的大黄廛虫丸,包括下寒血汤、还有百劳丸。其中下塞巾汤比较典型的把瘀血从大肠排出。大黄廖虫丸,还有一个百劳丸,这都是治疗血瘀夹杂的虚痨病,叫血痨、干血痨。

大黄它可以推陈致新,化療血生新血。表面上看,大黄是一个泻下药, 但是它可以以泻药之体做补药之用,所以在治疗血瘵成痨的病症里面经常用大黄。这里面经常配伍虫类药,经常我们用的是水蛭、蛇虫、麈虫这个虫药,海陆空都有了。这是肠道瘀血夹滞有关的。

大热大实肿痛不要怕,中医急证常用药大黄,了解一下

1.3逐痰饮,祛湿热

如果与痰有关的这种结,比方说体内有痰饮,我们有比较有名的大陷胸汤或者陷胸丸,大黄、甘遂、芒硝。那如果是体内顽痰,我们有个很有名的方叫礞石滚痰丸,这里面也配的大黄,加的缎礞石、黄芩。如果没有水饮痰,就是体内的湿热,湿热引起的下痢,湿热下痢我们用单味的大黄就可以治疗痢疾初起,如果复杂,我们可以加黄连或者配白头翁汤,通因通用,把体内的湿热主要是大肠湿热排除。

湿热黄疸也用大黄,比较有名的是治疗阳黄的茵陈篙汤。配用的茵陈加栀子。那么如果湿热引起小便淋沥不尽,有热淋或者石淋,代表方有八正散,就是大黄不仅可以通利大便,也可以把这个体内湿热从小便排出,有这个清热利尿通淋作用。它这个辅助作用,治疗湿热下注,八正散。

这都是治疗的一些有形之积,有形之积把它驱除以后,无形之火、之热就可以“树倒湖狲散”,迎刃而解。这里面有代表的治疗上中,上焦和中焦郁热的代表方凉膈散,凉膈散里面配的是连翘、薄荷叶、黄芩、栀子加调胃承气和竹叶。

那么这个凉膈散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快。它用凉散法、辛凉散火法和苦寒泻火法,加釜底抽薪法,把这个热从上、从外、从下两窍同时排,速度非常快,效果也很好。

1.4治热盛动血成痈

另外大黄还可以治疗火热特别严重,热盛动血,迫血妄行引起的出血,比方说吐血、衄血,我们有泻心汤,配黄连、黄芩加大黄,甚至有可能会脑溢血,热扰脑窍了。如果这个患者大便不通,先必须通大便,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如果热盛成脓作痈,这在体内有肠痈,这体表有疮疡肿毒,也就是我们说的阑尾炎,我们可以内服或者外用,常用的有大黄牡丹皮汤,这很有名。皮外的疮疡肿毒,我们用颠倒散,直接可以外洗或者外擦。如果乳痈也可以用大黄打成粉加点甘草(生甘草)做成膏药外贴。还有如果是一般的体表的火毒或者丹毒、 全身红肿,可以用大黄泡水,然后不停的擦洗。磨水刷之,把大黄磨成水,用一些毛刷,刷身上,也可以外洗。

1.5治急腹症

我们在这临床看到,大黄它治疗的很多都是急症。大黄的作用非常快,它是以峻药治急症;但是有很多结它是固定不动的,可以理解为以动药治静证,叫以动制静,以峻治急。所以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里面用得很多配伍都有大黄。比方说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你比方说蛔虫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或者肠套叠,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或者急性化脓性闹尾炎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很多处方,这里面都用的大黄,配伍的一些清热解毒药,效果非常快。

1.6治热扰心神

除了治疗火热证之外,这个热有可能还影响到心窍,我们可以热扰心神,神昏谵语会导致发狂,这叫阳明发狂,我们代表方有承气汤或者牛黄承气汤。如果另用大黄,用寒冬腊月的雪融化成水来煮大黄,效果也非常好。

大热大实肿痛不要怕,中医急证常用药大黄,了解一下

1.7治热扰头面七窍

热要是上扰头面七窍,会导致七窍生烟,比方说目赤肿痛、鼻塞鼻衄或者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脓耳,联朵生疖肿,或者脑袋发热脑鸣、脱发、神昏、眩晕、头痛,或者脑梗塞、脑出血,最常见的其实就是不寐。

有很多老年人经常说:大夫我头老响。头里面响,不是耳鸣,是脑鸣,这种病要看是不是体内胃和大肠有热。朱丹溪先生用一味药就是酒炒大黄研成粉,用清荼调服来治疗这种脑鸣,效果很好。

大黄如果治疗这种七窍冒烟性的(疾病) , 如果大便不通,首先可以用大黄,比方说治疗牙痛,用大黄火烧存性,然后研成粉末,擦牙漱口。有的时候可以配用枯矾含漱,可以把痰吐出来,或者外擦,这个内服外用都挺好。也就是说大黄它治疗的疾病,不仅仅可以治疗胃肠的这种有形的热结,它五脏六腑的热结其实都可以治。

比方说心火太旺的,我们可以用大黄,用泻心汤;肝胆火旺或者湿热黄疸的,我们刚才提到凉膈散就很好,或者大柴胡汤;肺热、肺火、咳嗽喘或者肺痈的,也可以用大黄。比较罕见的跟肾有关系的,肾经也可能有热毒或者是瘀血、或者是膀胱湿热,也可以用大黄,也就是说大黄可以达到一个釜底抽蕲的作用,这种下法它是属于清下法。#健康守护者##老当益壮##非常病例#

辅助治疗尿毒症

在临床,大黄治疗肾病的一个比较常用的药,就是除了内服之外,还可以用它来保留灌肠。保留灌肠不仅可以治疗结肠部位的一些热毒, 还可以辅助治疗尿毒症,尿素氦、肌面非常高,它具有一个不伤脾胃和肝胆的作用,效果很好。

在民间有一个谚语:“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肠子里面要经常保持清、通。“若要不si,肠中无津。”滓就是渣津那个滓。这个我们在临床养生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所以在临床有一个简单的治疗大便不解,肠中有燥尿的处方,就是用的消食药的三仙加大黄,又叫通补丸,在临床有定用处。这是它的主要功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转发收藏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大黄   推陈致新   承气汤   桃核   下法   肠梗阻   肿痛   湿热   肝胆   大肠   功用   胃肠   大便   体内   中医   作用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