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高血压,我们整理了 7 条实操建议

微信公众号:武汉楷恩医院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大脑健康,我们需要在40岁甚至更早之前就开始监测并控制血压。

远离高血压,我们整理了 7 条实操建议

截图来源:The Lancet Neurology官网

近日,《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Neurology再刊发一篇相似主题的研究。自1946年就开始队列研究显示,

36岁-53岁可能是避免大脑损伤的关键时期,中年血压升高的人群,晚年大脑萎缩更明显。

高血压已经被明确认为是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该研究发现:

53岁时血压更高、43岁-53岁血压升高幅度较大的人群,在70岁时白质病变更多。十年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10 mmHg分别与白质病变多7%和15%相关。白质病变可导致健忘、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等。

36-43岁时血压升高幅度较大则与大脑容量较小有关。43岁时舒张压每高10 mmHg,大脑容量缩小6.9 mL。

研究团队推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受损,例如思维和行为能力下降。

远离高血压,我们整理了 7 条实操建议

整体而言,研究显示高血压与大脑容量减少、白质病变增加有关,而且这种关联的发生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早。研究团队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大脑健康,我们需要在40岁甚至更早之前就开始监测并控制血压。

在我国,35~44 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15.0%;45~54 岁是29.6%,55~64 岁是 44.6%,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随之增长。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远离高血压。

远离高血压,我们整理了 7 条实操建议

远离高血压,从这几点开始!

01 少吃盐

少吃盐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

少吃盐的措施,除了做菜时少放盐,还要注意少放耗油、酱油、甜酱等调料;少吃咸菜、咸肉等腌制食品。

另外,要注意甜品等零食中的盐,这些食物可能口味不咸,但制作过程中也可能添加不少的盐。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少吃这些「隐形盐」。

02 管住嘴

健康饮食结构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美国营养学会专为预防高血压设计了得舒(DASH)饮食法,这种饮食方法鼓励吃多种富含钾、钙、镁等元素的食物,帮助稳定血压。

根据饮食的原则,结合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做到:

03 迈开腿

每天至少完成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不少于 5 天。

推荐的运动有:快走、慢跑、长距离游泳、骑车等,不拘形式,贵在坚持。

04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有这些问题的朋友,建议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

将 BMI(体重/身高)控制在 24 千克/米 以内,腰围控制在 90 厘米(男性)、85 厘米(女性)以内。

05 限制饮酒

没有饮酒习惯的人不要喝酒。

有饮酒习惯的人建议选择戒酒,或者限制饮酒量。白酒 < 50 毫升(1 两)/天或葡萄酒 < 100 毫升/天或啤酒 < 300 毫升/天,女性减半。

06 减轻心理压力

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本身会导致血压升高,此外,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这些都对血压有害。如果感到精神压力大,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压力难以避免,可以尝试通过健康的方式来释放缓解压力,比如运动、阅读等。

07 心脑血管风险基因筛查

资料显示,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患病率达46%;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子女患病率为28%;而父母血压正常,子女患病率仅为3%。说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次,饮食、精神刺激、超重或肥胖、避孕药等环境因素也能引起高血压。通过对心脑血管风险的相关基因的检测,发现疾病易感基因,让高风险人群注意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或者在早期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

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参考资料:

[1] The Lancet Neurology: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rising blood pressure between ages 36-53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er brain volume and white matter lesions in later years. Retrieved Aug 21, 2019,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8/tl-tln081919.php

[2]201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年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高血压   白质   薯类   脑血管   谷物   基因   血压   子女   体重   大脑   人群   饮食   风险   精神   建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